欢迎来到进口食品商务网!

利用钯解决埋地氧化薄膜晶体管的接触问题

2024-04-07 17:09 来源:得道网

东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钯将氢注入非晶氧化物半导体(aos)存储设备的深埋氧化物金属电极触点,从而降低接触电阻。这种创新方法为解决aos的接触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为其在下一代存储设备和显示器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基于非晶氧化物半导体(aos)的薄膜晶体管(TFTs)在下一代存储器件(如无电容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高密度DRAM技术)中的应用备受关注。这种存储设备采用复杂的体系结构,tft垂直堆叠以实现高存储密度。

尽管具有潜力,但AOS tft存在AOS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问题,导致接触电阻过高,从而降低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增加功耗。此外,垂直堆叠的架构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

已经提出了许多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在触点之间沉积高导电性氧化物中间层,在AOS接触面上形成氧空位以及用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氢在这些方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当它解离成原子氢并注入aos电极接触区域时,会产生电荷载流子,从而降低接触电阻。

然而,这些方法是能源密集型的或需要多个步骤,虽然它们有效地解决了半导体暴露的上表面的高接触电阻,但它们对于存储设备复杂的纳米级架构中的埋藏接触是不切实际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东京工业大学国际研究前沿倡议MDX元素战略研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助理教授Masatake Tsuji,博士生Yuhao Shi和名誉教授Hideo Hosono)现在开发了一种新的氢注入方法。他们的研究结果于2024年3月22日在线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

在这种创新的方法中,由一种合适的金属组成的电极,可以在低温下催化氢的解离,用于将原子氢传输到aos -电极界面,从而产生高导电性的氧化层。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是实现该策略的关键。

Tsuji博士解释说:“这种方法需要具有高氢扩散速率和氢溶解度的金属,以缩短后处理时间并降低加工温度。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钯(Pd),因为它实现了催化氢解离和运输的双重作用,使其成为低温下AOS tft中最适合的氢注入材料,即使在深层内部接触下也是如此。”

为了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该团队用Pd薄膜电极作为氢传输途径制造了非晶氧化铟镓(a-IGZO) tft。将tft在150℃的5%氢气气氛中热处理10分钟。这导致原子氢通过Pd传输到a- igzo -Pd界面,引发氧和氢之间的反应,形成高导电的界面层。

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导电层的存在,TFTs的接触电阻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此外,载流子迁移率从3.2 cm2V-1s-1提高到近20 cm2V-1s-1,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我们的方法使氢能够快速到达氧化物-钯界面,即使在器件内部,深度可达100 μm。这使得它非常适合解决基于aos的存储设备的接触问题,”Tsuji博士说。此外,该方法保持了tft的稳定性,表明没有氢在电极中扩散的副作用。

强调这项研究的潜力,Tsuji博士总结道:“这种方法是专门为复杂的设备架构量身定制的,代表了AOS在下一代存储设备和显示器中的应用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IGZO-TFT现在是驱动平板显示器像素的事实上的标准。目前的技术将促进其在存储器中的应用。

更多信息:史玉浩等,氧化薄膜晶体管埋地界面低接触电阻形成的方法:钯介导氢通路的利用,ACS纳米(2024)。DOI: 10.1021 / acsnano.4c02101

由东京工业大学提供

引用本文:利用钯来解决埋地氧化薄膜晶体管的接触问题(2024,4月5日),2024年4月5日检索自https://phys.org/news/2024-04-palladium-contact-issues-oxide-thin.html

本文档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海招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