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进口食品商务网!

去年,空气中吸收热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2024-04-07 17:09 来源:得道网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数据显示,去年大气中关键的吸热气体的含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以接近创纪录的速度增长。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周五宣布,二氧化碳是人类造成的最重要、最丰富的温室气体,2023年的增幅是65年来第三高的。科学家们还担心大气中甲烷含量的迅速上升,甲烷是一种寿命更短但更有效的吸热气体。在过去十年中,两者都上涨了5.5%。

从2023年1月到12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百万分之2.8,虽然没有2014年和2015年那么高,但比1959年开始有精确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都要高。2023年的二氧化碳平均水平为百万分之419.3,比工业化前增长了50%。

去年甲烷的增幅为十亿分之11.1,低于2020年至2022年创纪录的年增幅。去年的平均浓度为十亿分之1922.6。科罗拉多大学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大气科学家辛琳赛·兰说,在过去的五年里,它上升了3%,比工业化前的水平上升了160%,比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更快。

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罗布·杰克逊说:“甲烷的十年峰值应该让我们感到恐惧。”他是全球碳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追踪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他没有参与NOAA的报告。“化石燃料污染正在使湿地和永久冻土等自然系统变暖。这些生态系统在升温的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我们被夹在岩石和烧焦的地方之间。”

大气中的甲烷排放来自天然湿地、农业、牲畜、垃圾填埋场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的天然气泄漏和故意燃烧。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数据,目前全球气温上升的30%是由甲烷造成的,而二氧化碳的影响大约是甲烷的两倍。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数据,甲烷每分子所吸收的热量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8倍,但它在大气中只存在10年左右,而不像二氧化碳那样存在数百年或数千年。

在远古时代,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含量更高,但那是在人类出现之前。

去年,第三大人为温室气体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跃升了十亿分之一,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但增幅没有2020年和2021年那么高。据美国环保署称,一氧化二氮来自农业、燃料燃烧、粪便和工业过程,在大气中存在约一个世纪。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全球监测实验室主任万达·格鲁比西奇在一份声明中说:“正如这些数字所显示的那样,要在减少大气中积累的温室气体量方面取得有意义的进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去年,全球各地的公司承诺大规模——几乎完全——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这是一项新的倡议,可能会使未来的气温上升幅度降低0.1摄氏度。环保署发布了一项最终规定,以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产生的甲烷排放。

但在过去的五年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记录显示,甲烷浓度的上升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最近的研究表明,政府追踪甲烷的努力大大低估了能源工业对空气的污染。

兰说,对空气中甲烷特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增加的甲烷大部分来自微生物,这表明湿地、农业和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激增,但能源工业的甲烷排放量没有那么多。

“我最关心的还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蓝说。

根据全球碳项目的数据,去年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了368亿吨的历史新高,是40年前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两倍。但是,大约一半从烟囱和排气管中排放出来的气体被树木和海洋暂时吸收并储存起来,使其远离大气,兰说。

兰说,甲烷不像二氧化碳那样具有暂时的碳储存能力。

兰说,去年从三年的厄尔尼诺Niña(太平洋中部部分地区的自然降温,改变了全球气候)转变为温暖的厄尔尼诺Niño,在抑制空气中甲烷的增长速度和二氧化碳水平飙升方面发挥了作用。

兰说,这是因为甲烷的最大排放来自湿地,在La Niña期间,热带大部分地区更湿润,在茂盛的生长中产生了更多的微生物来释放甲烷。“La Niña”于去年年中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强劲的“El Niño”。

兰说,在更热的厄尔尼诺现象期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往往会上升得更高,但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逐渐消失。

©2024美联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材料不得出版、广播、重写或重新分发。

引用本文:大气中吸收热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水平去年再次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4月5日),检索自2024年4月5日https://phys.org/news/2024-04-carbon-dioxide-methane-air-year.html

本文档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海招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