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的热刺
起源
托特纳姆热刺的前身“热刺足球俱乐部”(Hotspur Football Club)是在1882年由一群来自“圣约翰长老派教徒学校”(St. John's Presbyterian School)及“托特纳姆文法学校”(Tottenham Grammar School)旧生的板球员所成立的。由于在冬季时没有板球比赛,他们便商议成立一支足球队以维持体能状态。
热刺(Hotspur)这个名字,则是来自莎剧中一个名叫哈利·何斯佰(Harry Hotspur)的角色。剧中何斯佰家族是北伦敦的一个贵族,在托特纳姆拥有土地。哈利·何斯佰的名字来自他骑马时配有马刺。一般认为,热刺队徽公鸡脚上的刺亦有此寓意:用作武斗的公鸡亦会被配上尖刺。1884年,球队更名为“托特纳姆热刺”(Tottenham Hotspur)以别于当地一支叫“伦敦热刺”(London Hotspur)的球队。
早期发展
始创时期的球员兼教练金马伦,从1898年起为俱乐部上场逾百场。
俱乐部于1895年12月20日转型为职业俱乐部,并于1896年加入南部联赛。1898年3月2日,俱乐部也成为了一家有限公司,即托特纳姆热刺足球和体育公司。不久之后,法兰克·毕克图成为热刺的第一位主教练,他签下了约翰·金马伦,后者在毕克图一年后离开时接任球员兼教练。金马伦将对热刺产生重大影响,帮助该俱乐部赢得其第一个奖杯,即1899-1900赛季的南部联赛冠军。第二年,热刺在决赛的重赛中以3-1击败谢菲尔德联赢得了1901年足总杯冠军。就此,他们成为了自1888年英格兰足球联赛成立以来唯一实现这一壮举的非顶级联赛俱乐部。
1908年,俱乐部被选入乙级联赛,并在第一个赛季就升入甲级联赛,获得亚军。1912年,彼德·麦维廉成为主教练。在1914-15赛季结束时,热刺排名联赛垫底,当时足球赛事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暂停。战后,热刺在联赛恢复后被降级到乙级联赛,但很快又以1919-20赛季乙级联赛冠军的身份重返甲级联赛。
1921年4月23日,麦维廉率领热刺在足总杯决赛中以1-0击败狼队,赢得了他们的第二次足总杯冠军。热刺在1922年的联赛中仅次于利物浦,但在接下来的五个赛季中排名中游。在麦维廉离开后,热刺在1927-28赛季降级。在1930年代和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在1933-34和1934-35赛季短暂重返顶级联赛之外,热刺在乙级联赛中表现不佳。
前球员阿瑟·路维于1949年成为主教练。路维发展了一种被称为“撞墙”(push and run)的打法,在他担任主教练的早期,这种风格被证明是成功的。在1949-50赛季获得乙级联赛冠军后,他将球队带回甲级联赛。在他执教的第二个赛季,热刺在1950-51赛季获得了甲级联赛冠军,赢得了他们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头衔。路维于1955年4月因压力导致的疾病而辞职。 在他离开之前,他签下了热刺最著名的球员之一丹尼·布兰奇弗洛尔,后者效力期间两次获得英格兰FWA足球先生。
光辉岁月
1963年热刺捧起欧洲优胜者杯
“光辉岁月”是热刺历史上最重要时期。比尔·尼科尔森爵士于1958年10月接任主教练。他成为俱乐部最成功的主教练,带领球队在1960年代初连续三个赛季获得重大奖杯:1961年的双冠王、1962年的足总杯和1963年的欧洲优胜者杯。尼古臣在1959年签下了戴夫·麦基和约翰·韦特,他们是双冠王队的两名有影响力的球员,并在1961年签下了吉米·格雷夫斯,他是现代英格兰足球最高产的机会主义前锋之一。
1960-61赛季,热刺以11场胜利开局,随后是1场平局和另外4场胜利,这是当时英格兰顶级联赛中所有俱乐部的最佳开局。 1961年4月17日,当在主场以2-1击败最终的亚军谢周三时,他们提前三轮联赛封王。当热刺在1960-61年足总杯决赛中以2-0战胜莱斯特城时,他们实现了双冠王。这是20世纪的第一个双冠王,也是自1897年阿斯顿维拉实现这一壮举以来的首次。1962年,在决赛中击败伯恩利后,热刺卫冕足总杯冠军。
1963年5月15日,热刺在决赛中以5-1击败马德里竞技,赢得1962–63年欧洲优胜者杯,除了取得俱乐部史上第一个欧洲赛事冠军,也成为第一家赢得欧洲奖杯的英国俱乐部。 当赢得1971–72年欧洲联盟杯时,热刺更成为第一家赢得两个不同主要欧洲奖杯的英国俱乐部。热刺还赢得了1967年的足总杯,两次联赛杯(1971年和1973年),以及1971年的英意联赛杯。在尼古臣任职的16年中,热刺总共赢得了8个主要奖杯。
光辉岁月完结后,热刺曾进入了一段衰退期,更在1976-77赛季结束时降级。然而凯斯·伯基亚冈绍不久即率队重返顶级联赛,组建了一支包括格伦·霍德尔,以及两名阿根廷人奧斯瓦爾多·阿迪列斯和李加度·维拉在内的球队,这在当时并不常见,因为来自不列颠群岛以外的球员在当时是罕见的。经重建后,热刺于1981年和1982年夺得足总杯冠军,并在1984年再度夺得欧洲联盟杯冠军。1991年,热刺成为首家赢得八次足总杯的俱乐部。
超联时代
热刺是英超在1992-93赛季成立的创始成员,初期战绩乏善足陈,主要在中游打滚,多位主教练包括阿迪列斯、法兰斯、格拉咸、荷杜,以至柏列和桑蒂尼也未能带领热刺取得佳绩以及一席欧洲赛的参赛资格。因此热刺在2005年之前乃是英超里面唯一一支从未曾以“头六”或者“尾六”排名完成赛季的球队,这个情况在马丁·乔尔接手之后立刻有所改善,连续两个赛季取得联赛第五名的位置。其后带队的胡安德·拉莫斯却反使排名下跌。在本土主教练哈里·雷德克纳普上任后,热刺在2009-10赛季更以第4名完成联赛,首次打破所谓四大豪门(曼联、阿森纳、切尔西和利物浦)垄断英超的格局。
自2010年代起,热刺表现稳步上扬,并连同崛起的曼城与传统四大豪门合称为“Big 6”。阿根廷人波切蒂诺执教期间(2014−2019年),热刺新星涌起,旗帜性人物包括哈里·凯恩及韩国人孙兴慜等,并且经常地参与欧洲冠军联赛。2015-16年赛季,热刺首次夺得英超季军,后于2016-17年赛季首次夺得英超亚军,并在英超排名上首次超越宿敌阿森纳,连续两季刷新热刺在英超史上的最佳成绩。2018-19年赛季,热刺在淘汰赛连克多特蒙德、曼城及阿贾克斯后闯入欧冠决赛,最终以0-2败于利物浦,夺得亚军,创该队欧战历史最好成绩。
然而波切蒂诺离职前后,热刺陷入一段低潮期,球队先后请来葡萄牙名帅穆里尼奥,以及努诺执教,惟皆无突破,甚至连年参与欧冠赛事的势头也中断。2021年11月,热刺宣布意大利人孔蒂为主教练,该赛季球队表现低开高走,最终阔别两年后重获欧冠资格。
2023年6月,热刺任命安格·波斯特科格鲁为新任主教练,后者同时是英超史上第一位澳大利亚籍及希腊裔主教练,并为球队重新注入进攻足球的风格。能否打破旷日持久的锦标荒为俱乐部目前一大关注点。
大事纪年
年 份
|
事 项
|
1896–97
|
加入南部甲级联赛,同时在联合联赛(创始成员)参赛
|
1897–98
|
联合联赛亚军
|
1899-00
|
南部甲级联赛冠军
|
1900-01
|
决赛首先2-2,然后重赛3-1击败谢周三,以地区球队身份夺足总杯冠军。加入西部甲级联赛
|
1901-02
|
同时夺得南部及西部甲级联赛亚军
|
1903-04
|
南部甲级联赛亚军,以及西部甲级联赛冠军
|
1907-08
|
西部甲B组联赛亚军
|
1908
|
获选加入足球联盟乙级联赛
|
1908-09
|
以净胜球率压倒西布罗姆维奇获乙级联赛亚军,升级甲组
|
1915
|
甲级联赛排第廿位,降级乙组
|
1919–20
|
战后获乙级联赛冠军,升级甲组
|
1920–21
|
决赛1-0击败狼队,足总杯冠军(第二次)
|
1921–22
|
甲级联赛亚军,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28
|
甲级联赛排廿一位,降级乙组
|
1932–33
|
乙级联赛亚军,升级甲组
|
1935
|
甲级联赛排廿二位,降级乙组
|
1949–50
|
乙级联赛冠军,升级甲组
|
1950–51
|
升级后立即夺甲级联赛冠军
|
1951–52
|
甲级联赛亚军
|
1952–53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55–56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56–57
|
甲级联赛亚军
|
1960–61
|
甲级联赛冠军(第二次);决赛2-0击败莱斯特城夺得足总杯冠军(第三次)。英格兰20世纪以来首支联赛及足总杯双料冠军
|
1961–62
|
甲级联赛亚军;决赛3-1击败伯恩利顺利卫冕足总杯冠军(第四次);并于欧洲顶级俱乐部赛事欧洲冠军杯晋级四强
|
1962–63
|
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在鹿特丹举行的决赛上5-1击败马德里竞技,乃首支赢得欧洲锦标的英国俱乐部
|
1966–67
|
甲级联赛季军;决赛2-1击败切尔西,足总杯冠军(第五次)
|
1968–69
|
联赛杯晋级四强
|
1970–71
|
决赛2-0击败阿斯顿维拉,联赛杯冠军
|
1971–72
|
联赛杯四强。在两回合的决赛总比分3-2击败狼队,欧洲联盟杯冠军
|
1972–73
|
决赛1-0击败诺里奇城,联赛杯冠军(第二次);欧洲联盟杯四强
|
1973–74
|
决赛两回合累计2-4负于费耶诺德,欧洲联盟杯亚军
|
1975–76
|
联赛杯晋级四强
|
1977
|
甲级联赛排第廿二位,降级乙组
|
1977–78
|
乙级联赛季军,升级甲组
|
1980–81
|
决赛1-1后重赛3-2击败曼城,足总杯冠军(第六次)
|
1981–82
|
决赛1-2负于利物浦,联赛杯亚军。决赛1-1,重赛1-0击败女王公园巡游者,第二度成功卫冕足总杯冠军(第七次)。欧洲优胜者杯晋级四强
|
1983–84
|
决赛两回合累计2-2,点球4-3击败安德莱赫特,欧洲联盟杯冠军(第二次)
|
1984–85
|
甲级联赛季军。欧洲联盟杯晋级四强
|
1986–87
|
联赛杯晋级四强。决赛2-3负于考文垂,足总杯亚军
|
1990–91
|
决赛2-1击败诺丁汉森林,足总杯冠军(第八次)
|
1991–92
|
联赛杯四强。欧洲优胜者杯晋级八强
|
1992–93
|
英超创始成员。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94–95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98–99
|
决赛1-0击败莱斯特城,联赛杯冠军(第三次);足总杯晋级四强
|
2000-01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2001-02
|
决赛1-2负于布莱克本流浪者,联赛杯亚军
|
2007-08
|
决赛1-1,加时2-1击败切尔西,联赛杯冠军(第四次)
|
2009-10
|
英超首次排名第四,取得来季欧冠预选赛资格
|
2010-11
|
通过预选赛,事隔48年重返欧洲顶级俱乐部赛事,亦是首次参与改制后的欧冠;力压国际米兰取得分组首名出线,接着淘汰AC米兰晋级八强
|
2015–16
|
英超首次季军,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2016–17
|
英超首次亚军,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2017–18
|
英超季军,自超联时代首次连续数季或以上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2018–19
|
历史性首次打入欧冠决赛,以0-2负利物浦。并继续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主场球场
托特纳姆湿地
热刺队于1882年创立以后第一次比赛的地点,是位于哈林盖区近郊托特纳姆湿地的一个公众足球场,之后的六年时间里热刺都以此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更重要的是,热刺与日后之近邻及历史宿敌阿森纳(前身伍利奇阿森纳)因缘际会的首次对垒也正正是在这个地方上演。发生在1887年11月19日的这场友谊赛,刚好亦是热刺迁离托特纳姆湿地球场前夕的最后一战;其时阿森纳仍然立足在伦敦南部的伍利奇,尚未移至泰晤士河以北。当日,由于客队的迟到,令这场比赛受到延误至接近黄昏时间方能开赛,最后15分钟的赛事更因为日光照明不良而被裁判宣布腰斩,那时热刺队正以2-1的比分领先对手。随着托特纳姆热刺队在社区上的观众日增,他们极需一个新的场地去容纳其支持者们。
诺森伯兰公园
在觅得更佳主场之前的多年过渡期里面,热刺队一直在湿地区附近流离失所。直至1898年他们成为联合联赛(United League)的创始成员和一举夺亚之后,方才决定搬家到诺森伯兰公园(Northumberland Park)内的足球场,并开始收取球迷每人每场3便士的入场门票费。不过,热刺驻扎此地的时间也并不长,前后只是维持了约一年左右。
肇因于1899年4月,热刺与伍利奇阿森纳的又一次对赛吸引了超过1万4千名球迷进场欣赏,但公园显然已经不能够应付较此次规模更大的人潮。会方有见及此,意识到寻找面积更大、更稳定的新场馆之迫切性,只好购买了距离诺森伯兰公园外马路100码处的一块土地,马上把它改建成首个属于俱乐部本身的主场球场。
白鹿巷
铜斗鸡标志
从白鹿巷球场北看台展望景观
白鹿巷球场(White Hart Lane)是热刺2019前时使用的主场比赛球场,位于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区,容量为36,310人。
1899年时它的原址是酒馆旁边一个属于查灵顿啤酒厂的废弃苗圃,那名地主预见到球赛将为他的酒馆带来可观收益,便欣然把荒地出售予热刺会方。同年9月4日,白鹿巷球场完工并正式开幕。在5,000观众打气下热刺队顺利取得开门红,在友谊赛以4-1击退主场的首名访客诺茨郡,同时获得115英镑的门票收益。至于第一个光临白鹿巷的正式比赛对手则是女王公园巡游者,在11,000名观众见证底下,热刺同样以1-0击倒客军。
在1908年到1972年间,白鹿巷是少数拒绝场地广告板的英国球场之一。1923年白鹿巷扩建至可容纳50,000名球迷,高高在上的是球队的标志—铜制斗鸡,直到现在仍然在东看台盖顶,参与热刺每一场的主场比赛。1930年代足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顶目,相对来说,当时的热刺表现平凡,在1938年3月5日仍有高达75,038人拥入白鹿巷观看热刺对桑德兰的足协杯比赛,至今仍为白鹿巷最高入场人数的纪录。1953年设置汛光灯(在1970年代全部更新)方便夜间比赛。“西看台”在1980年代早期兴建,但因监察不力而严重超支及延期落成,直接引发球队陷入财务危机。“西看台”与托特纳姆高道(High Road)平行及连接比尔尼高逊径(Bill Nicholson Way),在渥斯特大道(Worcester Avenue)的“东看台”为三层结构,由著名的体育场建筑师阿奇巴尔·雷奇(Archibald Leitch)建于1930年代,其中层看台为立席,票价相宜而视野广阔,被主场球迷戏谑称为“书架”(The Shelf)。在公园径(Park Lane)的“南看台”在1990年代落成,更首次设置超大屏幕(现时在两边禁区顶各有一座)。在1996年“会员看台”(“北看台”)改建完成。至2017年关闭为止,共服务俱乐部118年。
托特纳姆热刺球场
托特纳姆热刺球场
热刺在伦敦的诺森伯兰大道兴建了一座新球场,以取代白鹿巷球场作为俱乐部新的主场球场,而兴建期间热刺曾以温布利球场作为临时主场。
新球场可容纳超过62,000名观众,为英国第三大的足球场。俱乐部没有延用前主场的名称,而是直接命名为托特纳姆热刺球场(Tottenham Hotspur Stadium),但该名称是临时的,目的是出售冠名权,以便以赞助商的名字命名。
球场于英国时间2019年4月3日下午7时45分进行第一次英超及正式足球比赛。该造价10亿英镑的场馆被设计成一个多用途体育场,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分隔的、可伸缩的足球场,其下方有一个人造草坪场地,可用于美式橄榄球赛事、音乐会和其他活动。其北翼9层高、南翼5层高,外墙采用全落地玻璃,入口处两边设有巨型LED屏幕,十分现代化。除一般观众席外,球场还划分了多个豪华观赏区,其中9楼顶层的Sky Lounge处可高空饱览球场全貌。同时,球场设有餐厅,以及堪称全欧洲最大的俱乐部零售店,其以设有超大屏幕来播放传奇球员的精彩片段作为一大特色。
队徽
热刺自从1901年足总杯决赛开始便沿用一只雄斗鸡图案作为俱乐部象征。由于俱乐部以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珀西爵士(人称Harry Hotspur,曾被莎士比亚写入其剧作)命名,故此顺理成章使用他闻名的马刺和斗鸡作为象征形象。到了1909年一位名叫威廉·史葛(William James Scott)的队员为球队铸造了一个铜像,在斗鸡脚下另外加上一个球形底座,会方决定把铜像放置于球场西看台的屋顶之上,从那时至今它便屹立不倒一整个世纪,默默观看球队所有的主场比赛。
1982年是俱乐部诞生100周年庆典,在会章亦加入纪念字样。
1983年为了对抗未经授权的盗版商品,会章有需要变得更复杂一些,于是会方在图案中新增两只红色图腾狮子和俱乐部座右铭,这个会章在随后的20多年里均有应用在热刺球衣上。
1997年热刺的新徽章出炉,在盾形纹章里渗入了与托特纳姆区有关的地标和设计。在盾形两侧的狮子是诺森伯兰家族的徽号,因为亨利·珀西正是家族成员之一以及托特纳姆的大领主。绘于左上方的城堡代表距离球场仅400码的布鲁斯城堡,其现址已改为博物馆。右上方的7棵树木则纪念托特纳姆市曾有七姐妹于“Page Green”一地植林的事迹,当地铁路和地铁、道路也有的以此命名。盾形下方缎带则写有拉丁格言“Audere Est Facere”。不过在使用了2年之后,队徽却于1999年恢复原来的样貌。
2006年1月19日,热刺俱乐部官方宣布推出新队徽。为了配合俱乐部形象革新和现代化,会方聘请了专业设计公司重新打造队徽,新版队徽比之前的简约,线条清晰,保留经典的同时令人耳目一新,由2006-07年度赛季开始正式使用,而绣在球员制服上的队徽则会略去下方的俱乐部名字。
热刺球队成立之后的第一套制服是海军蓝色(Navy Blue)的上衣加短裤,但自1882年创会以后多年都一直没有既定的款式设计。例如1884年曾经使用粉蓝与白色对称中分的衬衣;到1890年球队迁到诺森伯兰大道时改为鲜红色的上衣。当热刺于1896年加入南部甲级联赛,正式成为一间职业俱乐部时,队服又更换成一件深啡色与金色相间的垂直条纹衬衫。
热刺队服的款式到了19世纪末才渐有定案,1898年的新设计是由纯白色衬衫配海军蓝色短裤而成,正是现今热刺球衣的雏形,队衣洁白无垢的形象亦开始令外界替热刺冠以“白百合”(Lilywhites)之绰号。有说起用该两种颜色选择的原因,在于向首届联赛及足协杯双料冠军得主普雷斯顿足球俱乐部致敬。
白色与海军蓝色自那时开始保留作俱乐部的基本用色,此后队衣只是稍有变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胸前绣上公鸡徽章;1939年开始在队衣背面印上球员号码。1983年德国酿酒商“Holsten”成为热刺俱乐部诞生百年以来首个印于球衣胸前的赞助商标。热刺在1991年则成为穿着及膝短裤的先驱者,当时球坛上绝大多数球队的短裤都短至膝盖以上,及膝短裤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潮流,随后各地球员都争相仿效。旅游代理公司“Thomson”的红色标志在2002年被选为胸前赞助商标,在部分热刺球迷群里掀起不小的争议,因为那是属于死敌阿森纳的颜色。2006年,热刺取得国际博彩集团“Mansion”的巨额赞助合约,总值3,400万英镑。
2010年7月热刺宣布获得专门企业软件开发商“nomy Corporation" >Autonomy Corporation”为期两年的联赛球衣赞助,金额价值2,000万英镑。同年8月,热刺再与一间投资银行兼资产管理公司“Investec”签署了为期两年的赞助合同,其商标将会出现在欧联赛场以及其他各项本土杯赛的热刺球衣,据报赞助内容达到500万英镑。
1882-83年 首套主场队服
|
1884-86年 浅蓝白中分的上衣
|
1890-96年 鲜红色上衣
|
1896-98年 金啡幼纹直间上衣
|
1898-1903年 沿用至今的款式
|
球衣制造商
- 1978-1980:Admiral
- 1980-1985:乐卡克(Le Coq Sportif)
- 1985-1991:熊蜂(Hummel)
- 1991-1995:茵宝(Umbro)
- 1995-1999:波尼(Pony)
- 1999-2002:阿迪达斯
- 2002-2006:卡帕(Kappa)
- 2006-2011:彪马(Puma)
- 2012-2017:Under Armour
- 2017-0000:Nike
胸前赞助商标
- 1882-1983:无赞助
- 1983-1995:Holsten(酿酒商)
- 1995-1999:Hewlett Packard (电子产品制造商)
- 1999-2002:Holsten(酿酒商)
- 2002-2006:Thomson(旅游代理)
- 2006-2010:Mansion.com(博彩公司)
- 2010-2011:英超赞助 nomy Corporation" >Autonomy Corporation(企业软件开发商)
- 2011-2013:英超赞助 nomy Corporation" >Aurasma(企业软件开发商)
- 2010-2013:杯赛赞助 Investec Bank(投资银行)
- 2013-2014:英超赞助 Hewlett Packard(电子产品制造商)
- 2013-0000:AIA(13-14赛季杯赛赞助)(保险及资产管理集团)
拥有权
作为运动团队于证券交易所集资上市的先驱,热刺从2001年起至今的主要股东乃ENIC集团。它是一间由英国亿万富翁祖·刘易斯所创办的投资公司,而他在该集团的合作伙伴丹尼尔·利维便是从那时开始入主热刺,担任俱乐部的执行主席。2007年6月,ENIC集团通过收购球队前主席阿伦·苏加手上剩余的14.7%股份,而大幅增加对热刺的直接持股量至68%;此时另一名俱乐部大股东、希腊裔企业家斯泰利奥斯也把自己的9.9%或当中至少7成股权转让他人。
2009年8月21日俱乐部宣布发行总值3,000万英镑的新股,以筹组资金应付新球场计划的发展成本,在这当中最后有接近2,780万的部分都是由ENIC集团所购置。2010年6月30日的年报指出ENIC集团继续直接持有俱乐部76%的普通股,以及97%的可换赎优先股,使它实际上总共控制了热刺约85%左右的实质权益。相对地,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持股人拥有3%以上的俱乐部股票。
竞争对手
竞争激烈的北伦敦德比赛事
热刺在历史上最久远而又剑拔弩张的宿敌是同处北伦敦地区的同城德比对手阿森纳。两队的敌对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逐渐加深,随后在1919年完全引发仇恨。当时,甲级联赛即将扩充两队,排名甲组倒数第二,即原本要降级的切尔西获准留级,剩一席原应从甲组最后一名的热刺或乙组排第三位(乙组前两名已确定升级)的巴恩斯利中挑选一队,但出人意表的是,在乙组排第五位的阿森纳却获邀升级,理由是足协执委们认为阿森纳“贡献突出”,至于热刺则被降级。虽没有实质证据,谣言仍指称阿森纳主席亨利·诺里斯爵士(Sir Henry Norris)利用台底交易才达成目的 。正如其他敌对球队,两队的球迷虽然可能一同工作或是邻居好友,但仍因拥护的球队而互相攻讦及戏谑,而球员一旦转投敌会,将如过街老鼠遭受以前的球迷大喝倒采。除此之外,热刺的对手还包括了近邻切尔西和西汉姆联。
追随者
托特纳姆热刺长久以来在英国境内拥有数量可观的球迷,他们主要来自北伦敦地区以及伦敦周围各郡。从1946至1969年间,热刺的主场平均入座率五次成为全国之冠。同时间,随着1980和90年代以后电视直播技术渐趋成熟,直播赛事便向英国本土以外延伸发展,而热刺也开始累积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他们并各自设立建基于当地的球迷分会。不过单就主场入座率而言,碍于老球场白鹿巷球场的容纳人数所限,热刺在英超成立后的实际入座率曾只属于徘徊中游而已。
在历史上,已记载的热刺支持者包括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艾耶尔等人,而他们素来与另外几支球队有着对立关系,以同属大伦敦区内的尤甚。其他长期拥护热刺的知名人物还包括英国演员裘德·洛、鲁伯特·葛林特、肯尼斯·布莱纳、罗娜·迈特拉、汤姆·霍兰德、歌星阿黛尔、摇滚乐手菲尔·科林斯、前辣妹成员爱玛·邦顿、网球员艾玛·拉杜卡努,以及爱尔兰影星皮尔斯·布鲁斯南、NBA加拿大球星史蒂夫·纳什。
如同其他伦敦俱乐部一样,热刺的追随者之中包含着广泛的犹太裔人,亦因此招致了许多对立球迷针对性的反犹太主义,特别是在作客的情形底下更是饱受挑衅。对此,热刺的支持者不分是否犹太族裔,均联合起来抵制这类种族歧视,逐形成热刺球迷被外间标签为“Yids”(即“犹太佬”,含贬义)。然而热刺球迷里面的大多数人都视这个称呼为一种骄傲的象征,把当中的轻蔑和侮辱成分转化为力量,还以此为题材编写曲子在比赛时吟唱。时至今日,这个字眼的贬义已经稍减,只是单纯用作分辨热刺球迷以及他队的支持者。当然,仍有不少人反对使用“Yid”字眼,并相信它只会惹来更多的种族仇恨。一个相似的局面也发生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俱乐部阿贾克斯身上。
有许多与俱乐部有关的歌曲长期在热刺支持者中传唱,例如队歌《Glory Glory Tottenham Hotspur》。
俱乐部荣誉
荣誉
|
次数
|
年度
|
本 土 联 赛
|
英格兰甲级联赛(顶级) 冠军
|
2
|
1950-51年, 1960-61年
|
英格兰乙级联赛(第二级) 冠军
|
2
|
1919-20年, 1949-50年
|
本 土 杯 赛
|
英格兰足总杯 冠军
赛季
|
排名
|
场数
|
胜
|
和
|
负
|
进球
|
失球
|
积分
|
当年冠军
|
1992-93年
|
第8名
|
42 |
15 |
11 |
15
|
60 |
66
|
59
|
曼联(84分)
|
1993-94年
|
第15名
|
42 |
11 |
12 |
19
|
54 |
59
|
45
|
曼联(92分)
|
1994-95年
|
第7名
|
42 |
16 |
14 |
12
|
66 |
58
|
62
|
布莱克本流浪者(89分)
|
1995-96年
|
第8名
|
38 |
16 |
13 |
9
|
50 |
38
|
61
|
曼联(82分)
|
1996-97年
|
第10名
|
38 |
13 |
7 |
18
|
44 |
51
|
46
|
曼联(75分)
|
1997-98年
|
第14名
|
38 |
11 |
11 |
16
|
44 |
56
|
44
|
阿森纳(78分)
|
1998-99年
|
第11名
|
38 |
11 |
14 |
13
|
47 |
50
|
47
|
曼联(79分)
|
1999-00年
|
第10名
|
38 |
15 |
8 |
15
|
57 |
49
|
53
|
曼联(91分)
|
2000-01年
|
第12名
|
38 |
13 |
10 |
15
|
47 |
54
|
49
|
曼联(80分)
|
2001-02年
|
第9名
|
38 |
14 |
8 |
16
|
49 |
53
|
50
|
阿森纳(87分)
|
2002-03年
|
第10名
|
38 |
14 |
8 |
16
|
51 |
62
|
50
|
曼联(83分)
|
2003-04年
|
第14名
|
38 |
13 |
6 |
19
|
47 |
57
|
45
|
阿森纳(90分)
|
2004-05年
|
第9名
|
38 |
14 |
10 |
14
|
47 |
41
|
52
|
切尔西(95分)
|
2005-06年
|
第5名
|
38 |
18 |
11 |
9
|
53 |
38
|
65
|
切尔西(91分)
|
2006-07年
|
第5名
|
38 |
17 |
9 |
12
|
57 |
54
|
60
|
曼联(89分)
|
2007-08年
|
第11名
|
38 |
11 |
13 |
14
|
66 |
61
|
46
|
曼联(87分)
|
2008-09年
|
第8名
|
38 |
14 |
9 |
15
|
45 |
45
|
51
|
曼联(90分)
|
2009-10年
|
第4名
|
38 |
21 |
7 |
10
|
67 |
41
|
70
|
切尔西(86分)
|
2010-11年
|
第5名
|
38 |
16 |
14 |
8
|
55 |
46
|
62
|
曼联(80分)
|
2011-12年
|
第4名
|
38 |
20 |
9 |
9
|
66 |
41
|
69
|
曼城(89分)
|
2012-13年
|
第5名
|
38 |
21 |
9 |
8
|
66 |
46
|
72
|
曼联(89分)
|
2013-14年
|
第6名
|
38 |
21 |
6 |
11
|
55 |
51
|
69
|
曼城(86分)
|
2014-15年
|
第5名
|
38 |
19 |
7 |
12
|
58 |
53
|
64
|
切尔西(87分)
|
2015-16年
|
季军
|
38 |
19 |
13 |
6
|
69 |
35
|
70
|
莱斯特城(81分)
|
2016-17年
|
亚军
|
38 |
26 |
8 |
4
|
86 |
26
|
86
|
切尔西(93分)
|
2017-18年
|
季军
|
38 |
23 |
8 |
7
|
74 |
36
|
77
|
曼城(100分)
|
2018-19年
|
第4名
|
38 |
23 |
2 |
13
|
67 |
39
|
71
|
曼城(98分)
|
2019-20年
|
第6名
|
38 |
16 |
11 |
11
|
61 |
47
|
59
|
利物浦(99分)
|
2020-21年
|
第7名
|
38 |
18 |
8 |
12
|
68 |
45
|
62
|
曼城(86分)
|
2021-22年
|
第4名
|
38 |
22 |
5 |
11
|
69 |
40
|
71
|
曼城(93分)
|
2022-23年
|
第8名
|
38 |
18 |
6 |
14
|
70 |
63
|
60
|
曼城(89分)
|
2023-24年
|
第5名
|
38 |
20 |
6 |
12
|
74 |
61
|
66
|
曼城(91分)
|
一哥年度
二十世纪,每当1字结尾的年度,除1931年及1941年整个赛季因二次大战停顿外,托特纳姆热刺总有机会尝到夺冠的滋味,但至二十一世纪,2001年、2011年及2021年热刺皆空手而回,逢1字结尾的年度夺冠的神话看似在二十一世纪终止。
年份
|
荣誉
|
1901年
|
足总杯冠军
|
1911年
|
伦敦挑战杯(London Challenge Cup)冠军
|
1921年
|
足总杯冠军
|
1931年
|
无冠
|
1941年
|
二次世界大战
|
1951年
|
甲级联赛冠军
|
1961年
|
甲级联赛及足总杯冠军(双料冠军)
|
1971年
|
联赛杯冠军
|
1981年
|
足总杯冠军(亦是足总杯举办第100周年)
|
1991年
|
足总杯冠军
|
2001年
|
无冠
|
2011年
|
无冠
|
2021年
|
无冠
|
数据及纪录
英格兰人史提夫·佩文是热刺队员出场纪录的持有者,他在1969年至1986年的十七年间,一共为俱乐部披甲上场多达854场,其中655场属于联赛赛事。
此外,哈里·凯恩保持着俱乐部的进球纪录,截至2023年3月20日为止,他在累计416场联赛、杯赛及欧洲赛之中,共为热刺射入过268球。
球员名单(2024/25)
-
编号
|
国籍
|
球员名字
|
位置
|
出生日期(年龄)
|
加盟年份
|
前属俱乐部
|
身价/租借费
|
门 将
|
13
|
|
古列尔莫·维卡里奥(Guglielmo Vicario)
|
门将
|
(1996-10-07) 1996年10月7日(27岁)
|
2023
|
安玻里
|
1,600万镑
|
20
|
|
弗拉泽·福斯特(Fraser Forster)
|
门将
|
(1988-03-17) 1988年3月17日(36岁)
|
2022
|
南安普敦
|
自由转会
|
40
|
|
布兰登·奥斯汀(Brandon Austin)
|
门将
|
(1999-01-08) 1999年1月8日(25岁)
|
2015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1
|
|
阿尔菲·惠特曼(Alfie Whiteman)
|
门将
|
(1998-10-02) 1998年10月2日(25岁)
|
2015
|
青年队
|
不适用
|
后 卫
|
3
|
|
塞尔希奥·雷吉隆(Sergio Reguilón)
|
左后卫
|
(1996-12-16) 1996年12月16日(27岁)
|
2020
|
皇家马德里
|
2,760万镑
|
6
|
|
拉杜·德拉古辛(Radu Drăgușin)
|
中后卫
|
(2002-02-03) 2002年2月3日(22岁)
|
2024
|
热那亚
|
2,150万镑
|
12
|
|
埃默松·罗亚尔(Emerson Royal)
|
右后卫
|
(1999-01-14) 1999年1月14日(25岁)
|
2021
|
巴塞罗那
|
2,550万磅
|
17
|
|
克里斯蒂安·罗梅罗(Cristian Romero)
|
乔·罗登(Joe Rodon)
|
中后卫
|
(1997-10-22) 1997年10月22日(26岁)
|
2020
|
斯旺西
|
1,100万磅
|
23
|
|
佩德罗·波罗(Pedro Porro)
|
右后卫
|
(1999-09-13) 1999年9月13日(24岁)
|
2023
|
葡萄牙体育
|
3,800万镑
|
24
|
|
迪杰德·斯宾斯(Djed Spence)
|
右后卫
|
(2000-08-09) 2000年8月9日(23岁)
|
2022
|
米德尔斯堡
|
2,000万镑
|
33
|
|
本·戴维斯(Ben Davies)
|
左后卫
|
(1993-04-24) 1993年4月24日(31岁)
|
2014
|
斯旺西
|
1,000万镑
|
35
|
|
阿什利·菲利普斯(Ashley Phillips)
|
中后卫
|
(2005-06-26) 2005年6月26日(18岁)
|
2023
|
布莱克本流浪者
|
200万镑
|
37
|
|
米奇·范德文(Micky van de Ven)
|
中后卫
|
(2001-04-19) 2001年4月19日(23岁)
|
2023
|
沃尔夫斯堡
|
3,500万镑
|
38
|
|
德斯蒂尼·乌多吉(Destiny Udogie)
|
左后卫
|
(2002-11-28) 2002年11月28日(21岁)
|
2022
|
乌迪内斯
|
2,150万镑
|
中 场
|
4
|
|
奥利弗·史基普(Oliver Skipp)
|
中场
|
(2000-09-16) 2000年9月16日(23岁)
|
2013
|
青年队
|
不适用
|
5
|
|
皮埃尔-埃米尔·霍伊别尔(Pierre-Emile Højbjerg)
|
中场
|
(1995-08-05) 1995年8月5日(28岁)
|
2020
|
南安普敦
|
1,900万镑
|
8
|
|
伊夫·比苏马(Yves Bissouma)
|
防中
|
(1996-08-30) 1996年8月30日(27岁)
|
2022
|
布赖顿
|
3,000万镑
|
10
|
|
詹姆士·麦迪森(James Maddison)
|
布莱恩·希尔(Bryan Gil)
|
边锋
|
(2001-02-11) 2001年2月11日(23岁)
|
2021
|
塞维利亚
|
2,100万镑+球员交换
|
18
|
|
吉奥瓦尼·洛塞尔索(Giovani Lo Celso)
|
前腰
|
(1996-04-09) 1996年4月9日(28岁)
|
2019
|
贝蒂斯
|
2,720万镑
|
28
|
|
唐吉·恩东贝莱(Tanguy Ndombele)
|
中场
|
(1996-12-28) 1996年12月28日(27岁)
|
2019
|
里昂
|
6,280万镑
|
29
|
|
帕普·马塔尔·萨尔(Pape Matar Sarr)
|
中场
|
(2002-09-14) 2002年9月14日(21岁)
|
2021
|
梅斯
|
1,520万镑
|
30
|
|
罗德里戈·本坦库尔(Rodrigo Bentancur)
|
中场
|
(1997-06-25) 1997年6月25日(26岁)
|
2022
|
尤文图斯
|
2,080万镑
|
前 锋
|
7
|
|
孙兴慜(Son Heung-min)
|
里沙利松(Richarlison Andrade)
|
边锋/前锋
|
(1997-05-10) 1997年5月10日(27岁)
|
2022
|
埃弗顿
|
5,000万镑
|
16
|
|
蒂莫·维尔纳(Timo Werner)
|
前锋
|
(1996-03-06) 1996年3月6日(28岁)
|
2024
|
RB莱比锡
|
租借一季
|
21
|
|
德扬·库卢塞夫斯基(Dejan Kulusevski)
|
边锋
|
(2000-04-25) 2000年4月25日(24岁)
|
2022
|
尤文图斯
|
2,560万镑
|
22
|
|
布伦南·约翰逊(Brennan Johnson)
|
前锋/边锋
|
(2001-05-23) 2001年5月23日(23岁)
|
2023
|
诺丁汉森林
|
4,700万镑
|
27
|
|
马诺·所罗门(Manor Solomon)
|
中场
|
(1999-07-24) 1999年7月24日(24岁)
|
2023
|
顿涅茨克矿工
|
自由转会
|
36
|
|
阿莱霍·韦利斯(Alejo Véliz)
|
前锋
|
(2003-09-19) 2003年9月19日(20岁)
|
2023
|
罗萨里奥中央
|
1,300万镑
|
- ^ 租借一季(21/22),租借费200万镑,后买断
- ^ 租借半季(22/23),租借费450万镑,后买断
- ^ 以拉梅拉交换,另加2,100万镑
- ^ 另附加条款为1,000万镑
- ^ 租借一季(24/25),后可1,550万镑卖断
- ^ 租借21/22下半季及22/23赛季(租借费833万镑),后买断
- ^ 另附加条款为600万镑
预备队及青训学院
编号
|
国籍
|
球员名字
|
位置
|
出生日期(年龄)
|
加盟年份
|
前属俱乐部
|
身价
|
U-21
|
39
|
|
特洛伊·帕洛特(Troy Parrott)
|
前锋
|
(2002-02-04) 2002年2月4日(22岁)
|
2017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3
|
|
尼罗·约翰(Nile John)
|
中场
|
(2003-03-06) 2003年3月6日(21岁)
|
2016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5
|
|
阿尔菲·迪瓦恩(Alfie Devine)
|
中场
|
(2004-08-01) 2004年8月1日(19岁)
|
2020
|
维冈
|
50万镑
|
44
|
|
丹恩·史卡利特(Dane Scarlett)
|
前锋
|
(2004-03-24) 2004年3月24日(20岁)
|
2020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6
|
|
卢卡·根达(Luca Gunter)
|
门将
|
(2005-03-21) 2005年3月21日(19岁)
|
2013
|
青年队
|
不适用
|
63
|
|
杰米·唐利(Jamie Donley)
|
前锋
|
(2005-01-03) 2005年1月3日(19岁)
|
2013
|
青年队
|
不适用
|
65
|
|
阿尔菲·多宁顿(Alfie Dorrington)
|
中后卫
|
(2005-04-20) 2005年4月20日(19岁)
|
2018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马修·克雷格(Matthew Craig)
|
中场
|
(2003-04-16) 2003年4月16日(21岁)
|
2015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泰瑞尔·阿什克罗夫特(Tyrell Ashcroft)
|
后卫
|
(2004-07-07) 2004年7月7日(19岁)
|
2022
|
雷丁
|
无透露
|
--
|
|
佐治·雅培特(George Abbott)
|
后腰
|
(2005-08-17) 2005年8月17日(18岁)
|
2012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耶高·圣地亚哥(Yago Santiago)
|
中场
|
(2003-04-15) 2003年4月15日(21岁)
|
2019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韦·兰基舒亚(Will Lankshear)
|
前锋
|
(2005-04-20) 2005年4月20日(19岁)
|
2022
|
谢菲尔德联
|
无透露
|
--
|
|
裘德·钟思普-贝尔(Jude Soonsup-Bell)
|
前锋
|
(2004-01-10) 2004年1月10日(20岁)
|
2023
|
切尔西
|
待查
|
U-18
|
--
|
|
米奇·摩尔(Mikey Moore)
|
边锋
|
(2007-08-11) 2007年8月11日(16岁)
|
2016
|
青年队
|
不适用
|
离队球员
编号
|
国籍
|
球员名字
|
位置
|
出生日期(年龄)
|
加盟年份
|
加盟俱乐部
|
身价
|
2024年夏季转会窗
|
一线队
|
14
|
|
伊万·佩里希奇(Ivan Perišić)
|
边锋
|
(1989-02-02) 1989年2月2日(35岁)
|
2022
|
待定
|
约满离队
|
15
|
|
埃里克·戴尔(Eric Dier)
|
中后卫
|
(1994-01-15) 1994年1月15日(30岁)
|
2014
|
待定
|
约满离队
|
19
|
|
瑞恩·塞塞尼翁(Ryan Sessegnon)
|
左后卫/左翼卫
|
(2000-05-18) 2000年5月18日(24岁)
|
2019
|
待定
|
约满离队
|
25
|
|
贾菲特·坦甘加(Japhet Tanganga)
|
中后卫/右后卫
|
(1999-03-31) 1999年3月31日(25岁)
|
2009
|
待定
|
约满离队
|
预备队及青训学院
|
--
|
|
金瀚(Gabriel Han Willhoft-King)
|
中场
|
(2006-01-24) 2006年1月24日(18岁)
|
2012
|
待定
|
约满离队
|
俱乐部职员
职位
|
名字
|
主教练
|
安格·波斯特科格鲁(Ange Postecoglou)
|
高级助理主教练
|
克里斯·戴维斯(Chris Davies)
|
助理主教练
|
瑞恩·梅森(Ryan Mason) 迈尔·耶迪纳克(Mile Jedinak) 马特·韦尔斯(Matt Wells)
|
守门员教练
|
洛·保殊(Rob Burch)
|
俱乐部管理层
俱乐部现任主席丹尼尔·利维
职位
|
名字
|
主席
|
丹尼尔·利维(Daniel Levy)
|
营运及财务总监
|
马修·高列确(Matthew Collecott)
|
执行董事
|
当娜-玛莉亚·卡伦(Donna-Maria Cullen)
|
足球行政及管理总监
|
莉碧嘉·卡普贺恩(Rebecca Caplehorn)
|
首席商业经理
|
杜迪·克莱恩(Todd Kline)
|
足球总监
|
|
非执行董事
|
庄拿芬·端拿(Jonathan Turner)
|
昔日主教练及球员
俱乐部历任主教练
按上任时间排序,*者为看守主教练而 #者为一队教练
- 1898 法兰克·毕克图(Frank Brettell)
- 1899 约翰·甘马伦(John Cameron)
- 1907 弗雷德·却咸(Fred Kirkham)
- 1912 彼德·麦维廉(Peter McWilliam)
- 1927 比利·敏达(Billy Minter)
- 1930 珀西·史密斯(Percy Smith)
- 1935 威利·夏丁(Wally Hardinge)*
- 1935 积克·卓沙顿(Jack Tresadern)
- 1938 彼德·麦维廉(Peter McWilliam)
- 1942 阿瑟·端纳(Arthur Turner)
- 1946 祖·赫尔(Joe Hulme)
- 1949 阿瑟·路维(Arthur Rowe)
- 1955 占美·安达逊(Jimmy Anderson)
- 1958 比尔·尼科尔森爵士(Sir Bill Nicholson)
- 1974 泰利·尼尔(Terry Neill)
- 1976 凯斯·伯基亚冈绍(Keith Burkinshaw)
- 1984 彼得·舒里夫(Peter Shreeves)
- 1986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1987 特雷·哈迪利(Trevor Hartley)及道格·利华摩亚(Doug Livermore)*
- 1987 泰利·云拿保斯(Terry Venables)
- 1991 彼得·舒里夫(Peter Shreeves)
- 1992 道格·利华摩亚(Doug Livermore)及雷·克莱门斯(Ray Clemence)#
- 1993 奧斯瓦爾多·阿迪列斯(Osvaldo Ardiles)
- 1994 史提夫·佩文(Steve Perryman)*
- 1994 基尼·法兰西斯(Gerry Francis)
|
- 1997 克里斯·休顿(Chris Hughton)*
- 1997 基斯坦·哥罗斯(Christian Gross)
- 1998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1998 乔治·格雷厄姆(George Graham)
- 2001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2001 格伦·霍德尔(Glenn Hoddle)
- 2003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2004 雅克·桑蒂尼(Jacques Santini)
- 2004 马丁·乔尔(Martin Jol)
- 2007 佳夫·雅伦(Clive Allen)*
- 2007 胡安德·拉莫斯(Juande Ramos)
- 2008 哈里·雷德克纳普(Harry Redknapp)
- 2012 韦拿斯-保亚斯(André Villas-Boas)
- 2013 添·舒活(Tim Sherwood)
- 2014 毛里西奥·波切蒂诺(Mauricio Pochettino)
- 2019 若泽·穆里尼奥(José Mourinho)
- 2021 瑞恩·梅森(Ryan Mason)*
- 2021 努诺·埃斯皮里托·桑托 (Nuno Espírito Santo)
- 2021 安东尼奥·孔蒂 (Antonio Conte)
- 2023 克里斯蒂安·斯特利尼(Cristian Stellini)*
- 2023 瑞恩·梅森(Ryan Mason)*
- 2023 安格·波斯特科格鲁(Ange Postecoglou)
|
名人堂
以下球员被认为是对俱乐部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获标示为俱乐部伟人(Great Players),于2009年12月3日公布的达伦·安德顿及斯特芬·弗罗因德是最新被列入名单的成员。
1880、90年代
- 杰克·胡尔(Jack Jull)
- 汤姆·摩里斯(Tom Morris)
- 约翰·金马伦(John Cameron)
1910、20年代
- 维维安·伍德沃德(Vivian Woodward)
- 阿瑟·格林戴尔(Arthur Grimsdell)
- 占米·迪莫克(Jimmy Dimmock)
- 比利·敏特(Billy Minter)
- 泰菲·奥卡拉汉(Taffy O'Callaghan)
1930、40年代
1950年代
- 比尔·尼科尔森(Bill Nicholson)
- 泰特·迪治般(Ted Ditchburn)
- 彼得·贝加(Peter Baker)
- 朗·亨利(Ron Henry)
- 波比·史密夫(Bobby Smith)
- 丹尼·布兰奇弗洛尔(Danny Blanchflower)
- 鲁尼·贝格斯(Ronnie Burgess)
- 泰利·米云(Terry Medwin)
|
1960年代
- 吉米·格雷夫斯(Jimmy Greaves)
- 李斯·雅伦(Les Allen)
- 莫里斯·诺曼(Maurice Norman)
- 阿伦·梅莱利(Alan Mullery)
- 奇里夫·锺士(Cliff Jones)
- 阿伦·基路臣(Alan Gilzean)
- 戴夫·麦基(Dave Mackay)
- 约翰·韦特(John White)
- 比尔·布朗(Bill Brown)
1970年代
- 史提夫·佩文(Steve Perryman)
- 施利·纽鲁斯(Cyril Knowles)
- 马田·芝华士(Martin Chivers)
- 马丁·彼得斯(Martin Peters)
- 拉尔夫·高斯(Ralph Coates)
- 帕特·詹宁斯(Pat Jennings)
- 米克·英伦(Mike England)
- 李加度·维拉(Ricardo Villa)
- 奥斯华度·阿迪利斯(Osvaldo Ardiles)
|
1980年代
- 佳夫·雅伦(Clive Allen)
- 布坚素(Keith Burkinshaw,主教练)
- 雷·克里明斯(Ray Clemence)
- 格伦·霍德尔(Glenn Hoddle)
- 保罗·雅伦(Paul Allen)
- 克里斯·沃德尔(Chris Waddle)
- 加斯科因(Paul Gascoigne)
- 曲斯(Garth Crooks)
- 克里斯·休顿(Chris Hughton)
- 阿奇博爾(Steve Archibald)
1990年代
- 莱因克尔(Gary Lineker)
- 加里·马布特(Gary Mabbutt)
- 达伦·安德顿(Darren Anderton)
- 特迪·谢林汉姆(Teddy Sheringham)
- 吉诺拉(David Ginola)
- 克林斯曼(Jürgen Klinsmann)
- 斯特芬·弗罗因德(Steffen Freund)
|
其余著名前球员
1950年代
- 杜基文(Len Duquemin)
- 阿爾夫·拉姆西爵士(Sir Alf Ramsey)
- nny Walters" >华特斯(Sonny Walters)
1960年代
- 李斯·麦特尼(Les Medley)
- 云拿保斯(Terry Venables)
1970年代
- 菲尔·比尔(Phil Beal)
- 祖·坚尼亚(Joe Kinnear)
- 基利·岩士唐(Gerry Armstrong)
1980年代
- 格拉咸·罗拔斯(Graham Roberts)
- 理察·哥夫(Richard Gough)
|
1990年代
- 莱斯·费迪南德(Les Ferdinand)
- 尼克·巴姆比(Nick Barmby)
- 杰米·雷德克纳普(Jamie Redknapp)
- 索尔·坎贝尔(Sol Campbell)
- 艾力·科斯维特(Erik Thorstvedt)
2000年代
- 迪米塔尔·贝尔巴托夫(Dimitar Berbatov)
- 保罗·斯塔尔特里(Paul Stalteri)
- 保罗·罗宾逊(Paul Robinson)
- 迈克尔·卡里克(Michael Carrick)
- 斯蒂德·马尔布兰克(Steed Malbranque)
- 克里斯蒂安·齐格(Christian Ziege)
- 弗雷德里克·卡努特(Fredi Kanouté)
- 李荣杓(Lee Young-Pyo)
|
2010年代
- 卢卡·莫德里奇(Luka Modrić)
- 格瑞斯·贝尔(Gareth Bale)
- 拉斐尔·范德法特(Rafael van der Vaart)
|
俱乐部每季最佳球员(Club Player of Year)
每个赛季完结后由官方球迷会会员和季票持有人共同投票选出
- 1987 加利·麦拔
- 1988 克里斯·沃德尔
- 1989 艾力·科斯维特
- 1990 加斯居尼
- 1991 保罗·雅伦
- 1992 连尼加
- 1993 达伦·安德顿
- 1994 奇连士文
- 1995 舒宁咸
- 1996 苏金宝
|
- 1997 苏金宝
- 1998 真路拿
- 1999 史提芬·卡尔
- 2000 史提芬·卡尔
- 2001 尼尔·苏利云
- 2002 西蒙·戴维斯
- 2003 罗比·坚尼
- 2004 迪科尔
- 2005/06 罗比·坚尼
- 2006/07 贝尔巴托夫
|
- 2007/08 罗比·坚尼
- 2008/09 艾朗·连侬
- 2009/10 米高·多逊
- 2010/11 卢卡·莫尔德历
- 2011/12 斯科特·帕克
- 2012/13 加雷思·贝尔
- 2013/14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 2014/15 哈里·凯恩
- 2015/16 托比·阿尔德韦雷尔德
- 2016/17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
- 2017/18 扬·费尔通亨
- 2018/19 孙兴慜
- 2019/20 孙兴慜
- 2020/21 哈里·凯恩
- 2021/22 孙兴慜
- 2022/23 哈里·凯恩
|
球星摇篮
热刺被称为“球星摇篮”,皆因在热刺青年军出身或曾经效力过热刺的球员部分被视为明日之星。
较早前的有:
- 连尼加,英格兰前锋:曾帮助热刺夺得1991年英格兰足总杯冠军,并在1990年带领英格兰进入了世界杯半决赛
- 舒宁咸,英格兰前锋:加盟热刺多年来为球队的最佳射手,其中在英超首赛季更夺得联赛最佳射手
- 苏金宝,英格兰中后卫:热刺青年军出身,并曾助热刺夺得1999年英格兰联赛杯冠军;不过讽刺的是,苏金宝却成名于热刺死敌阿森纳
近年比较著名的有:
- 转投曼联的迪米塔尔·贝尔巴托夫(被誉为天才型射手)
- 罗比·坚尼,前锋,有时会客串左翼,第一次效力热刺期间与贝尔巴托夫组成强劲的攻击线,而且在第一次效力热刺的六年间共入80球,算是高效型前锋
- 卢卡·莫尔德历,中场大师,因优秀的表现而被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所买入,并在2018年获得金球奖殊荣。
- 格瑞斯·貝爾,因进球率高效而被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所买入。
- 青年军出身的哈里·凯恩,被誉为天才型射手,多次获得英超金靴奖,并在2018年世界杯以队长身份带领英格兰夺得殿军兼获得世界杯金靴奖。于2023年转会窗转会至德甲俱乐部拜仁慕尼黑
合作俱乐部
- 皇家马德里
- 国际体育俱乐部
- SuperSport United F.C.
- 圣若泽地震
- 南华
热刺 Tottenham Hotspur
主场球衣
|
客场球衣
|
第三球衣
|
|
|
大伦敦(伦敦)
|
1885年的热刺
起源
托特纳姆热刺的前身“热刺足球俱乐部”(Hotspur Football Club)是在1882年由一群来自“圣约翰长老派教徒学校”(St. John's Presbyterian School)及“托特纳姆文法学校”(Tottenham Grammar School)旧生的板球员所成立的。由于在冬季时没有板球比赛,他们便商议成立一支足球队以维持体能状态。
热刺(Hotspur)这个名字,则是来自莎剧中一个名叫哈利·何斯佰(Harry Hotspur)的角色。剧中何斯佰家族是北伦敦的一个贵族,在托特纳姆拥有土地。哈利·何斯佰的名字来自他骑马时配有马刺。一般认为,热刺队徽公鸡脚上的刺亦有此寓意:用作武斗的公鸡亦会被配上尖刺。1884年,球队更名为“托特纳姆热刺”(Tottenham Hotspur)以别于当地一支叫“伦敦热刺”(London Hotspur)的球队。
早期发展
始创时期的球员兼教练金马伦,从1898年起为俱乐部上场逾百场。
俱乐部于1895年12月20日转型为职业俱乐部,并于1896年加入南部联赛。1898年3月2日,俱乐部也成为了一家有限公司,即托特纳姆热刺足球和体育公司。不久之后,法兰克·毕克图成为热刺的第一位主教练,他签下了约翰·金马伦,后者在毕克图一年后离开时接任球员兼教练。金马伦将对热刺产生重大影响,帮助该俱乐部赢得其第一个奖杯,即1899-1900赛季的南部联赛冠军。第二年,热刺在决赛的重赛中以3-1击败谢菲尔德联赢得了1901年足总杯冠军。就此,他们成为了自1888年英格兰足球联赛成立以来唯一实现这一壮举的非顶级联赛俱乐部。
1908年,俱乐部被选入乙级联赛,并在第一个赛季就升入甲级联赛,获得亚军。1912年,彼德·麦维廉成为主教练。在1914-15赛季结束时,热刺排名联赛垫底,当时足球赛事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暂停。战后,热刺在联赛恢复后被降级到乙级联赛,但很快又以1919-20赛季乙级联赛冠军的身份重返甲级联赛。
1921年4月23日,麦维廉率领热刺在足总杯决赛中以1-0击败狼队,赢得了他们的第二次足总杯冠军。热刺在1922年的联赛中仅次于利物浦,但在接下来的五个赛季中排名中游。在麦维廉离开后,热刺在1927-28赛季降级。在1930年代和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除了在1933-34和1934-35赛季短暂重返顶级联赛之外,热刺在乙级联赛中表现不佳。
前球员阿瑟·路维于1949年成为主教练。路维发展了一种被称为“撞墙”(push and run)的打法,在他担任主教练的早期,这种风格被证明是成功的。在1949-50赛季获得乙级联赛冠军后,他将球队带回甲级联赛。在他执教的第二个赛季,热刺在1950-51赛季获得了甲级联赛冠军,赢得了他们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头衔。路维于1955年4月因压力导致的疾病而辞职。 在他离开之前,他签下了热刺最著名的球员之一丹尼·布兰奇弗洛尔,后者效力期间两次获得英格兰FWA足球先生。
光辉岁月
1963年热刺捧起欧洲优胜者杯
“光辉岁月”是热刺历史上最重要时期。比尔·尼科尔森爵士于1958年10月接任主教练。他成为俱乐部最成功的主教练,带领球队在1960年代初连续三个赛季获得重大奖杯:1961年的双冠王、1962年的足总杯和1963年的欧洲优胜者杯。尼古臣在1959年签下了戴夫·麦基和约翰·韦特,他们是双冠王队的两名有影响力的球员,并在1961年签下了吉米·格雷夫斯,他是现代英格兰足球最高产的机会主义前锋之一。
1960-61赛季,热刺以11场胜利开局,随后是1场平局和另外4场胜利,这是当时英格兰顶级联赛中所有俱乐部的最佳开局。 1961年4月17日,当在主场以2-1击败最终的亚军谢周三时,他们提前三轮联赛封王。当热刺在1960-61年足总杯决赛中以2-0战胜莱斯特城时,他们实现了双冠王。这是20世纪的第一个双冠王,也是自1897年阿斯顿维拉实现这一壮举以来的首次。1962年,在决赛中击败伯恩利后,热刺卫冕足总杯冠军。
1963年5月15日,热刺在决赛中以5-1击败马德里竞技,赢得1962–63年欧洲优胜者杯,除了取得俱乐部史上第一个欧洲赛事冠军,也成为第一家赢得欧洲奖杯的英国俱乐部。 当赢得1971–72年欧洲联盟杯时,热刺更成为第一家赢得两个不同主要欧洲奖杯的英国俱乐部。热刺还赢得了1967年的足总杯,两次联赛杯(1971年和1973年),以及1971年的英意联赛杯。在尼古臣任职的16年中,热刺总共赢得了8个主要奖杯。
光辉岁月完结后,热刺曾进入了一段衰退期,更在1976-77赛季结束时降级。然而凯斯·伯基亚冈绍不久即率队重返顶级联赛,组建了一支包括格伦·霍德尔,以及两名阿根廷人奧斯瓦爾多·阿迪列斯和李加度·维拉在内的球队,这在当时并不常见,因为来自不列颠群岛以外的球员在当时是罕见的。经重建后,热刺于1981年和1982年夺得足总杯冠军,并在1984年再度夺得欧洲联盟杯冠军。1991年,热刺成为首家赢得八次足总杯的俱乐部。
超联时代
热刺是英超在1992-93赛季成立的创始成员,初期战绩乏善足陈,主要在中游打滚,多位主教练包括阿迪列斯、法兰斯、格拉咸、荷杜,以至柏列和桑蒂尼也未能带领热刺取得佳绩以及一席欧洲赛的参赛资格。因此热刺在2005年之前乃是英超里面唯一一支从未曾以“头六”或者“尾六”排名完成赛季的球队,这个情况在马丁·乔尔接手之后立刻有所改善,连续两个赛季取得联赛第五名的位置。其后带队的胡安德·拉莫斯却反使排名下跌。在本土主教练哈里·雷德克纳普上任后,热刺在2009-10赛季更以第4名完成联赛,首次打破所谓四大豪门(曼联、阿森纳、切尔西和利物浦)垄断英超的格局。
自2010年代起,热刺表现稳步上扬,并连同崛起的曼城与传统四大豪门合称为“Big 6”。阿根廷人波切蒂诺执教期间(2014−2019年),热刺新星涌起,旗帜性人物包括哈里·凯恩及韩国人孙兴慜等,并且经常地参与欧洲冠军联赛。2015-16年赛季,热刺首次夺得英超季军,后于2016-17年赛季首次夺得英超亚军,并在英超排名上首次超越宿敌阿森纳,连续两季刷新热刺在英超史上的最佳成绩。2018-19年赛季,热刺在淘汰赛连克多特蒙德、曼城及阿贾克斯后闯入欧冠决赛,最终以0-2败于利物浦,夺得亚军,创该队欧战历史最好成绩。
然而波切蒂诺离职前后,热刺陷入一段低潮期,球队先后请来葡萄牙名帅穆里尼奥,以及努诺执教,惟皆无突破,甚至连年参与欧冠赛事的势头也中断。2021年11月,热刺宣布意大利人孔蒂为主教练,该赛季球队表现低开高走,最终阔别两年后重获欧冠资格。
2023年6月,热刺任命安格·波斯特科格鲁为新任主教练,后者同时是英超史上第一位澳大利亚籍及希腊裔主教练,并为球队重新注入进攻足球的风格。能否打破旷日持久的锦标荒为俱乐部目前一大关注点。
大事纪年
年 份
|
事 项
|
1896–97
|
加入南部甲级联赛,同时在联合联赛(创始成员)参赛
|
1897–98
|
联合联赛亚军
|
1899-00
|
南部甲级联赛冠军
|
1900-01
|
决赛首先2-2,然后重赛3-1击败谢周三,以地区球队身份夺足总杯冠军。加入西部甲级联赛
|
1901-02
|
同时夺得南部及西部甲级联赛亚军
|
1903-04
|
南部甲级联赛亚军,以及西部甲级联赛冠军
|
1907-08
|
西部甲B组联赛亚军
|
1908
|
获选加入足球联盟乙级联赛
|
1908-09
|
以净胜球率压倒西布罗姆维奇获乙级联赛亚军,升级甲组
|
1915
|
甲级联赛排第廿位,降级乙组
|
1919–20
|
战后获乙级联赛冠军,升级甲组
|
1920–21
|
决赛1-0击败狼队,足总杯冠军(第二次)
|
1921–22
|
甲级联赛亚军,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28
|
甲级联赛排廿一位,降级乙组
|
1932–33
|
乙级联赛亚军,升级甲组
|
1935
|
甲级联赛排廿二位,降级乙组
|
1949–50
|
乙级联赛冠军,升级甲组
|
1950–51
|
升级后立即夺甲级联赛冠军
|
1951–52
|
甲级联赛亚军
|
1952–53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55–56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56–57
|
甲级联赛亚军
|
1960–61
|
甲级联赛冠军(第二次);决赛2-0击败莱斯特城夺得足总杯冠军(第三次)。英格兰20世纪以来首支联赛及足总杯双料冠军
|
1961–62
|
甲级联赛亚军;决赛3-1击败伯恩利顺利卫冕足总杯冠军(第四次);并于欧洲顶级俱乐部赛事欧洲冠军杯晋级四强
|
1962–63
|
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在鹿特丹举行的决赛上5-1击败马德里竞技,乃首支赢得欧洲锦标的英国俱乐部
|
1966–67
|
甲级联赛季军;决赛2-1击败切尔西,足总杯冠军(第五次)
|
1968–69
|
联赛杯晋级四强
|
1970–71
|
决赛2-0击败阿斯顿维拉,联赛杯冠军
|
1971–72
|
联赛杯四强。在两回合的决赛总比分3-2击败狼队,欧洲联盟杯冠军
|
1972–73
|
决赛1-0击败诺里奇城,联赛杯冠军(第二次);欧洲联盟杯四强
|
1973–74
|
决赛两回合累计2-4负于费耶诺德,欧洲联盟杯亚军
|
1975–76
|
联赛杯晋级四强
|
1977
|
甲级联赛排第廿二位,降级乙组
|
1977–78
|
乙级联赛季军,升级甲组
|
1980–81
|
决赛1-1后重赛3-2击败曼城,足总杯冠军(第六次)
|
1981–82
|
决赛1-2负于利物浦,联赛杯亚军。决赛1-1,重赛1-0击败女王公园巡游者,第二度成功卫冕足总杯冠军(第七次)。欧洲优胜者杯晋级四强
|
1983–84
|
决赛两回合累计2-2,点球4-3击败安德莱赫特,欧洲联盟杯冠军(第二次)
|
1984–85
|
甲级联赛季军。欧洲联盟杯晋级四强
|
1986–87
|
联赛杯晋级四强。决赛2-3负于考文垂,足总杯亚军
|
1990–91
|
决赛2-1击败诺丁汉森林,足总杯冠军(第八次)
|
1991–92
|
联赛杯四强。欧洲优胜者杯晋级八强
|
1992–93
|
英超创始成员。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94–95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1998–99
|
决赛1-0击败莱斯特城,联赛杯冠军(第三次);足总杯晋级四强
|
2000-01
|
足总杯晋级四强
|
2001-02
|
决赛1-2负于布莱克本流浪者,联赛杯亚军
|
2007-08
|
决赛1-1,加时2-1击败切尔西,联赛杯冠军(第四次)
|
2009-10
|
英超首次排名第四,取得来季欧冠预选赛资格
|
2010-11
|
通过预选赛,事隔48年重返欧洲顶级俱乐部赛事,亦是首次参与改制后的欧冠;力压国际米兰取得分组首名出线,接着淘汰AC米兰晋级八强
|
2015–16
|
英超首次季军,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2016–17
|
英超首次亚军,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2017–18
|
英超季军,自超联时代首次连续数季或以上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2018–19
|
历史性首次打入欧冠决赛,以0-2负利物浦。并继续取得来季欧冠小组赛资格
|
主场球场
托特纳姆湿地
热刺队于1882年创立以后第一次比赛的地点,是位于哈林盖区近郊托特纳姆湿地的一个公众足球场,之后的六年时间里热刺都以此作为他们的根据地。
更重要的是,热刺与日后之近邻及历史宿敌阿森纳(前身伍利奇阿森纳)因缘际会的首次对垒也正正是在这个地方上演。发生在1887年11月19日的这场友谊赛,刚好亦是热刺迁离托特纳姆湿地球场前夕的最后一战;其时阿森纳仍然立足在伦敦南部的伍利奇,尚未移至泰晤士河以北。当日,由于客队的迟到,令这场比赛受到延误至接近黄昏时间方能开赛,最后15分钟的赛事更因为日光照明不良而被裁判宣布腰斩,那时热刺队正以2-1的比分领先对手。随着托特纳姆热刺队在社区上的观众日增,他们极需一个新的场地去容纳其支持者们。
诺森伯兰公园
在觅得更佳主场之前的多年过渡期里面,热刺队一直在湿地区附近流离失所。直至1898年他们成为联合联赛(United League)的创始成员和一举夺亚之后,方才决定搬家到诺森伯兰公园(Northumberland Park)内的足球场,并开始收取球迷每人每场3便士的入场门票费。不过,热刺驻扎此地的时间也并不长,前后只是维持了约一年左右。
肇因于1899年4月,热刺与伍利奇阿森纳的又一次对赛吸引了超过1万4千名球迷进场欣赏,但公园显然已经不能够应付较此次规模更大的人潮。会方有见及此,意识到寻找面积更大、更稳定的新场馆之迫切性,只好购买了距离诺森伯兰公园外马路100码处的一块土地,马上把它改建成首个属于俱乐部本身的主场球场。
白鹿巷
铜斗鸡标志
从白鹿巷球场北看台展望景观
白鹿巷球场(White Hart Lane)是热刺2019前时使用的主场比赛球场,位于伦敦北部的托特纳姆区,容量为36,310人。
1899年时它的原址是酒馆旁边一个属于查灵顿啤酒厂的废弃苗圃,那名地主预见到球赛将为他的酒馆带来可观收益,便欣然把荒地出售予热刺会方。同年9月4日,白鹿巷球场完工并正式开幕。在5,000观众打气下热刺队顺利取得开门红,在友谊赛以4-1击退主场的首名访客诺茨郡,同时获得115英镑的门票收益。至于第一个光临白鹿巷的正式比赛对手则是女王公园巡游者,在11,000名观众见证底下,热刺同样以1-0击倒客军。
在1908年到1972年间,白鹿巷是少数拒绝场地广告板的英国球场之一。1923年白鹿巷扩建至可容纳50,000名球迷,高高在上的是球队的标志—铜制斗鸡,直到现在仍然在东看台盖顶,参与热刺每一场的主场比赛。1930年代足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顶目,相对来说,当时的热刺表现平凡,在1938年3月5日仍有高达75,038人拥入白鹿巷观看热刺对桑德兰的足协杯比赛,至今仍为白鹿巷最高入场人数的纪录。1953年设置汛光灯(在1970年代全部更新)方便夜间比赛。“西看台”在1980年代早期兴建,但因监察不力而严重超支及延期落成,直接引发球队陷入财务危机。“西看台”与托特纳姆高道(High Road)平行及连接比尔尼高逊径(Bill Nicholson Way),在渥斯特大道(Worcester Avenue)的“东看台”为三层结构,由著名的体育场建筑师阿奇巴尔·雷奇(Archibald Leitch)建于1930年代,其中层看台为立席,票价相宜而视野广阔,被主场球迷戏谑称为“书架”(The Shelf)。在公园径(Park Lane)的“南看台”在1990年代落成,更首次设置超大屏幕(现时在两边禁区顶各有一座)。在1996年“会员看台”(“北看台”)改建完成。至2017年关闭为止,共服务俱乐部118年。
托特纳姆热刺球场
托特纳姆热刺球场
热刺在伦敦的诺森伯兰大道兴建了一座新球场,以取代白鹿巷球场作为俱乐部新的主场球场,而兴建期间热刺曾以温布利球场作为临时主场。
新球场可容纳超过62,000名观众,为英国第三大的足球场。俱乐部没有延用前主场的名称,而是直接命名为托特纳姆热刺球场(Tottenham Hotspur Stadium),但该名称是临时的,目的是出售冠名权,以便以赞助商的名字命名。
球场于英国时间2019年4月3日下午7时45分进行第一次英超及正式足球比赛。该造价10亿英镑的场馆被设计成一个多用途体育场,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分隔的、可伸缩的足球场,其下方有一个人造草坪场地,可用于美式橄榄球赛事、音乐会和其他活动。其北翼9层高、南翼5层高,外墙采用全落地玻璃,入口处两边设有巨型LED屏幕,十分现代化。除一般观众席外,球场还划分了多个豪华观赏区,其中9楼顶层的Sky Lounge处可高空饱览球场全貌。同时,球场设有餐厅,以及堪称全欧洲最大的俱乐部零售店,其以设有超大屏幕来播放传奇球员的精彩片段作为一大特色。
队徽
热刺自从1901年足总杯决赛开始便沿用一只雄斗鸡图案作为俱乐部象征。由于俱乐部以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珀西爵士(人称Harry Hotspur,曾被莎士比亚写入其剧作)命名,故此顺理成章使用他闻名的马刺和斗鸡作为象征形象。到了1909年一位名叫威廉·史葛(William James Scott)的队员为球队铸造了一个铜像,在斗鸡脚下另外加上一个球形底座,会方决定把铜像放置于球场西看台的屋顶之上,从那时至今它便屹立不倒一整个世纪,默默观看球队所有的主场比赛。
1982年是俱乐部诞生100周年庆典,在会章亦加入纪念字样。
1983年为了对抗未经授权的盗版商品,会章有需要变得更复杂一些,于是会方在图案中新增两只红色图腾狮子和俱乐部座右铭,这个会章在随后的20多年里均有应用在热刺球衣上。
1997年热刺的新徽章出炉,在盾形纹章里渗入了与托特纳姆区有关的地标和设计。在盾形两侧的狮子是诺森伯兰家族的徽号,因为亨利·珀西正是家族成员之一以及托特纳姆的大领主。绘于左上方的城堡代表距离球场仅400码的布鲁斯城堡,其现址已改为博物馆。右上方的7棵树木则纪念托特纳姆市曾有七姐妹于“Page Green”一地植林的事迹,当地铁路和地铁、道路也有的以此命名。盾形下方缎带则写有拉丁格言“Audere Est Facere”。不过在使用了2年之后,队徽却于1999年恢复原来的样貌。
2006年1月19日,热刺俱乐部官方宣布推出新队徽。为了配合俱乐部形象革新和现代化,会方聘请了专业设计公司重新打造队徽,新版队徽比之前的简约,线条清晰,保留经典的同时令人耳目一新,由2006-07年度赛季开始正式使用,而绣在球员制服上的队徽则会略去下方的俱乐部名字。
热刺球队成立之后的第一套制服是海军蓝色(Navy Blue)的上衣加短裤,但自1882年创会以后多年都一直没有既定的款式设计。例如1884年曾经使用粉蓝与白色对称中分的衬衣;到1890年球队迁到诺森伯兰大道时改为鲜红色的上衣。当热刺于1896年加入南部甲级联赛,正式成为一间职业俱乐部时,队服又更换成一件深啡色与金色相间的垂直条纹衬衫。
热刺队服的款式到了19世纪末才渐有定案,1898年的新设计是由纯白色衬衫配海军蓝色短裤而成,正是现今热刺球衣的雏形,队衣洁白无垢的形象亦开始令外界替热刺冠以“白百合”(Lilywhites)之绰号。有说起用该两种颜色选择的原因,在于向首届联赛及足协杯双料冠军得主普雷斯顿足球俱乐部致敬。
白色与海军蓝色自那时开始保留作俱乐部的基本用色,此后队衣只是稍有变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胸前绣上公鸡徽章;1939年开始在队衣背面印上球员号码。1983年德国酿酒商“Holsten”成为热刺俱乐部诞生百年以来首个印于球衣胸前的赞助商标。热刺在1991年则成为穿着及膝短裤的先驱者,当时球坛上绝大多数球队的短裤都短至膝盖以上,及膝短裤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潮流,随后各地球员都争相仿效。旅游代理公司“Thomson”的红色标志在2002年被选为胸前赞助商标,在部分热刺球迷群里掀起不小的争议,因为那是属于死敌阿森纳的颜色。2006年,热刺取得国际博彩集团“Mansion”的巨额赞助合约,总值3,400万英镑。
2010年7月热刺宣布获得专门企业软件开发商“nomy Corporation" >Autonomy Corporation”为期两年的联赛球衣赞助,金额价值2,000万英镑。同年8月,热刺再与一间投资银行兼资产管理公司“Investec”签署了为期两年的赞助合同,其商标将会出现在欧联赛场以及其他各项本土杯赛的热刺球衣,据报赞助内容达到500万英镑。
1882-83年 首套主场队服
|
1884-86年 浅蓝白中分的上衣
|
1890-96年 鲜红色上衣
|
1896-98年 金啡幼纹直间上衣
|
1898-1903年 沿用至今的款式
|
球衣制造商
- 1978-1980:Admiral
- 1980-1985:乐卡克(Le Coq Sportif)
- 1985-1991:熊蜂(Hummel)
- 1991-1995:茵宝(Umbro)
- 1995-1999:波尼(Pony)
- 1999-2002:阿迪达斯
- 2002-2006:卡帕(Kappa)
- 2006-2011:彪马(Puma)
- 2012-2017:Under Armour
- 2017-0000:Nike
胸前赞助商标
- 1882-1983:无赞助
- 1983-1995:Holsten(酿酒商)
- 1995-1999:Hewlett Packard (电子产品制造商)
- 1999-2002:Holsten(酿酒商)
- 2002-2006:Thomson(旅游代理)
- 2006-2010:Mansion.com(博彩公司)
- 2010-2011:英超赞助 nomy Corporation" >Autonomy Corporation(企业软件开发商)
- 2011-2013:英超赞助 nomy Corporation" >Aurasma(企业软件开发商)
- 2010-2013:杯赛赞助 Investec Bank(投资银行)
- 2013-2014:英超赞助 Hewlett Packard(电子产品制造商)
- 2013-0000:AIA(13-14赛季杯赛赞助)(保险及资产管理集团)
拥有权
作为运动团队于证券交易所集资上市的先驱,热刺从2001年起至今的主要股东乃ENIC集团。它是一间由英国亿万富翁祖·刘易斯所创办的投资公司,而他在该集团的合作伙伴丹尼尔·利维便是从那时开始入主热刺,担任俱乐部的执行主席。2007年6月,ENIC集团通过收购球队前主席阿伦·苏加手上剩余的14.7%股份,而大幅增加对热刺的直接持股量至68%;此时另一名俱乐部大股东、希腊裔企业家斯泰利奥斯也把自己的9.9%或当中至少7成股权转让他人。
2009年8月21日俱乐部宣布发行总值3,000万英镑的新股,以筹组资金应付新球场计划的发展成本,在这当中最后有接近2,780万的部分都是由ENIC集团所购置。2010年6月30日的年报指出ENIC集团继续直接持有俱乐部76%的普通股,以及97%的可换赎优先股,使它实际上总共控制了热刺约85%左右的实质权益。相对地,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持股人拥有3%以上的俱乐部股票。
竞争对手
竞争激烈的北伦敦德比赛事
热刺在历史上最久远而又剑拔弩张的宿敌是同处北伦敦地区的同城德比对手阿森纳。两队的敌对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逐渐加深,随后在1919年完全引发仇恨。当时,甲级联赛即将扩充两队,排名甲组倒数第二,即原本要降级的切尔西获准留级,剩一席原应从甲组最后一名的热刺或乙组排第三位(乙组前两名已确定升级)的巴恩斯利中挑选一队,但出人意表的是,在乙组排第五位的阿森纳却获邀升级,理由是足协执委们认为阿森纳“贡献突出”,至于热刺则被降级。虽没有实质证据,谣言仍指称阿森纳主席亨利·诺里斯爵士(Sir Henry Norris)利用台底交易才达成目的 。正如其他敌对球队,两队的球迷虽然可能一同工作或是邻居好友,但仍因拥护的球队而互相攻讦及戏谑,而球员一旦转投敌会,将如过街老鼠遭受以前的球迷大喝倒采。除此之外,热刺的对手还包括了近邻切尔西和西汉姆联。
追随者
托特纳姆热刺长久以来在英国境内拥有数量可观的球迷,他们主要来自北伦敦地区以及伦敦周围各郡。从1946至1969年间,热刺的主场平均入座率五次成为全国之冠。同时间,随着1980和90年代以后电视直播技术渐趋成熟,直播赛事便向英国本土以外延伸发展,而热刺也开始累积世界各地的支持者,他们并各自设立建基于当地的球迷分会。不过单就主场入座率而言,碍于老球场白鹿巷球场的容纳人数所限,热刺在英超成立后的实际入座率曾只属于徘徊中游而已。
在历史上,已记载的热刺支持者包括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艾耶尔等人,而他们素来与另外几支球队有着对立关系,以同属大伦敦区内的尤甚。其他长期拥护热刺的知名人物还包括英国演员裘德·洛、鲁伯特·葛林特、肯尼斯·布莱纳、罗娜·迈特拉、汤姆·霍兰德、歌星阿黛尔、摇滚乐手菲尔·科林斯、前辣妹成员爱玛·邦顿、网球员艾玛·拉杜卡努,以及爱尔兰影星皮尔斯·布鲁斯南、NBA加拿大球星史蒂夫·纳什。
如同其他伦敦俱乐部一样,热刺的追随者之中包含着广泛的犹太裔人,亦因此招致了许多对立球迷针对性的反犹太主义,特别是在作客的情形底下更是饱受挑衅。对此,热刺的支持者不分是否犹太族裔,均联合起来抵制这类种族歧视,逐形成热刺球迷被外间标签为“Yids”(即“犹太佬”,含贬义)。然而热刺球迷里面的大多数人都视这个称呼为一种骄傲的象征,把当中的轻蔑和侮辱成分转化为力量,还以此为题材编写曲子在比赛时吟唱。时至今日,这个字眼的贬义已经稍减,只是单纯用作分辨热刺球迷以及他队的支持者。当然,仍有不少人反对使用“Yid”字眼,并相信它只会惹来更多的种族仇恨。一个相似的局面也发生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俱乐部阿贾克斯身上。
有许多与俱乐部有关的歌曲长期在热刺支持者中传唱,例如队歌《Glory Glory Tottenham Hotspur》。
俱乐部荣誉
荣誉
|
次数
|
年度
|
本 土 联 赛
|
英格兰甲级联赛(顶级) 冠军
|
2
|
1950-51年, 1960-61年
|
英格兰乙级联赛(第二级) 冠军
|
2
|
1919-20年, 1949-50年
|
本 土 杯 赛
|
英格兰足总杯 冠军
赛季
|
排名
|
场数
|
胜
|
和
|
负
|
进球
|
失球
|
积分
|
当年冠军
|
1992-93年
|
第8名
|
42 |
15 |
11 |
15
|
60 |
66
|
59
|
曼联(84分)
|
1993-94年
|
第15名
|
42 |
11 |
12 |
19
|
54 |
59
|
45
|
曼联(92分)
|
1994-95年
|
第7名
|
42 |
16 |
14 |
12
|
66 |
58
|
62
|
布莱克本流浪者(89分)
|
1995-96年
|
第8名
|
38 |
16 |
13 |
9
|
50 |
38
|
61
|
曼联(82分)
|
1996-97年
|
第10名
|
38 |
13 |
7 |
18
|
44 |
51
|
46
|
曼联(75分)
|
1997-98年
|
第14名
|
38 |
11 |
11 |
16
|
44 |
56
|
44
|
阿森纳(78分)
|
1998-99年
|
第11名
|
38 |
11 |
14 |
13
|
47 |
50
|
47
|
曼联(79分)
|
1999-00年
|
第10名
|
38 |
15 |
8 |
15
|
57 |
49
|
53
|
曼联(91分)
|
2000-01年
|
第12名
|
38 |
13 |
10 |
15
|
47 |
54
|
49
|
曼联(80分)
|
2001-02年
|
第9名
|
38 |
14 |
8 |
16
|
49 |
53
|
50
|
阿森纳(87分)
|
2002-03年
|
第10名
|
38 |
14 |
8 |
16
|
51 |
62
|
50
|
曼联(83分)
|
2003-04年
|
第14名
|
38 |
13 |
6 |
19
|
47 |
57
|
45
|
阿森纳(90分)
|
2004-05年
|
第9名
|
38 |
14 |
10 |
14
|
47 |
41
|
52
|
切尔西(95分)
|
2005-06年
|
第5名
|
38 |
18 |
11 |
9
|
53 |
38
|
65
|
切尔西(91分)
|
2006-07年
|
第5名
|
38 |
17 |
9 |
12
|
57 |
54
|
60
|
曼联(89分)
|
2007-08年
|
第11名
|
38 |
11 |
13 |
14
|
66 |
61
|
46
|
曼联(87分)
|
2008-09年
|
第8名
|
38 |
14 |
9 |
15
|
45 |
45
|
51
|
曼联(90分)
|
2009-10年
|
第4名
|
38 |
21 |
7 |
10
|
67 |
41
|
70
|
切尔西(86分)
|
2010-11年
|
第5名
|
38 |
16 |
14 |
8
|
55 |
46
|
62
|
曼联(80分)
|
2011-12年
|
第4名
|
38 |
20 |
9 |
9
|
66 |
41
|
69
|
曼城(89分)
|
2012-13年
|
第5名
|
38 |
21 |
9 |
8
|
66 |
46
|
72
|
曼联(89分)
|
2013-14年
|
第6名
|
38 |
21 |
6 |
11
|
55 |
51
|
69
|
曼城(86分)
|
2014-15年
|
第5名
|
38 |
19 |
7 |
12
|
58 |
53
|
64
|
切尔西(87分)
|
2015-16年
|
季军
|
38 |
19 |
13 |
6
|
69 |
35
|
70
|
莱斯特城(81分)
|
2016-17年
|
亚军
|
38 |
26 |
8 |
4
|
86 |
26
|
86
|
切尔西(93分)
|
2017-18年
|
季军
|
38 |
23 |
8 |
7
|
74 |
36
|
77
|
曼城(100分)
|
2018-19年
|
第4名
|
38 |
23 |
2 |
13
|
67 |
39
|
71
|
曼城(98分)
|
2019-20年
|
第6名
|
38 |
16 |
11 |
11
|
61 |
47
|
59
|
利物浦(99分)
|
2020-21年
|
第7名
|
38 |
18 |
8 |
12
|
68 |
45
|
62
|
曼城(86分)
|
2021-22年
|
第4名
|
38 |
22 |
5 |
11
|
69 |
40
|
71
|
曼城(93分)
|
2022-23年
|
第8名
|
38 |
18 |
6 |
14
|
70 |
63
|
60
|
曼城(89分)
|
2023-24年
|
第5名
|
38 |
20 |
6 |
12
|
74 |
61
|
66
|
曼城(91分)
|
一哥年度
二十世纪,每当1字结尾的年度,除1931年及1941年整个赛季因二次大战停顿外,托特纳姆热刺总有机会尝到夺冠的滋味,但至二十一世纪,2001年、2011年及2021年热刺皆空手而回,逢1字结尾的年度夺冠的神话看似在二十一世纪终止。
年份
|
荣誉
|
1901年
|
足总杯冠军
|
1911年
|
伦敦挑战杯(London Challenge Cup)冠军
|
1921年
|
足总杯冠军
|
1931年
|
无冠
|
1941年
|
二次世界大战
|
1951年
|
甲级联赛冠军
|
1961年
|
甲级联赛及足总杯冠军(双料冠军)
|
1971年
|
联赛杯冠军
|
1981年
|
足总杯冠军(亦是足总杯举办第100周年)
|
1991年
|
足总杯冠军
|
2001年
|
无冠
|
2011年
|
无冠
|
2021年
|
无冠
|
数据及纪录
英格兰人史提夫·佩文是热刺队员出场纪录的持有者,他在1969年至1986年的十七年间,一共为俱乐部披甲上场多达854场,其中655场属于联赛赛事。
此外,哈里·凯恩保持着俱乐部的进球纪录,截至2023年3月20日为止,他在累计416场联赛、杯赛及欧洲赛之中,共为热刺射入过268球。
球员名单(2024/25)
-
编号
|
国籍
|
球员名字
|
位置
|
出生日期(年龄)
|
加盟年份
|
前属俱乐部
|
身价/租借费
|
门 将
|
13
|
|
古列尔莫·维卡里奥(Guglielmo Vicario)
|
门将
|
(1996-10-07) 1996年10月7日(27岁)
|
2023
|
安玻里
|
1,600万镑
|
20
|
|
弗拉泽·福斯特(Fraser Forster)
|
门将
|
(1988-03-17) 1988年3月17日(36岁)
|
2022
|
南安普敦
|
自由转会
|
40
|
|
布兰登·奥斯汀(Brandon Austin)
|
门将
|
(1999-01-08) 1999年1月8日(25岁)
|
2015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1
|
|
阿尔菲·惠特曼(Alfie Whiteman)
|
门将
|
(1998-10-02) 1998年10月2日(25岁)
|
2015
|
青年队
|
不适用
|
后 卫
|
3
|
|
塞尔希奥·雷吉隆(Sergio Reguilón)
|
左后卫
|
(1996-12-16) 1996年12月16日(27岁)
|
2020
|
皇家马德里
|
2,760万镑
|
6
|
|
拉杜·德拉古辛(Radu Drăgușin)
|
中后卫
|
(2002-02-03) 2002年2月3日(22岁)
|
2024
|
热那亚
|
2,150万镑
|
12
|
|
埃默松·罗亚尔(Emerson Royal)
|
右后卫
|
(1999-01-14) 1999年1月14日(25岁)
|
2021
|
巴塞罗那
|
2,550万磅
|
17
|
|
克里斯蒂安·罗梅罗(Cristian Romero)
|
乔·罗登(Joe Rodon)
|
中后卫
|
(1997-10-22) 1997年10月22日(26岁)
|
2020
|
斯旺西
|
1,100万磅
|
23
|
|
佩德罗·波罗(Pedro Porro)
|
右后卫
|
(1999-09-13) 1999年9月13日(24岁)
|
2023
|
葡萄牙体育
|
3,800万镑
|
24
|
|
迪杰德·斯宾斯(Djed Spence)
|
右后卫
|
(2000-08-09) 2000年8月9日(23岁)
|
2022
|
米德尔斯堡
|
2,000万镑
|
33
|
|
本·戴维斯(Ben Davies)
|
左后卫
|
(1993-04-24) 1993年4月24日(31岁)
|
2014
|
斯旺西
|
1,000万镑
|
35
|
|
阿什利·菲利普斯(Ashley Phillips)
|
中后卫
|
(2005-06-26) 2005年6月26日(18岁)
|
2023
|
布莱克本流浪者
|
200万镑
|
37
|
|
米奇·范德文(Micky van de Ven)
|
中后卫
|
(2001-04-19) 2001年4月19日(23岁)
|
2023
|
沃尔夫斯堡
|
3,500万镑
|
38
|
|
德斯蒂尼·乌多吉(Destiny Udogie)
|
左后卫
|
(2002-11-28) 2002年11月28日(21岁)
|
2022
|
乌迪内斯
|
2,150万镑
|
中 场
|
4
|
|
奥利弗·史基普(Oliver Skipp)
|
中场
|
(2000-09-16) 2000年9月16日(23岁)
|
2013
|
青年队
|
不适用
|
5
|
|
皮埃尔-埃米尔·霍伊别尔(Pierre-Emile Højbjerg)
|
中场
|
(1995-08-05) 1995年8月5日(28岁)
|
2020
|
南安普敦
|
1,900万镑
|
8
|
|
伊夫·比苏马(Yves Bissouma)
|
防中
|
(1996-08-30) 1996年8月30日(27岁)
|
2022
|
布赖顿
|
3,000万镑
|
10
|
|
詹姆士·麦迪森(James Maddison)
|
布莱恩·希尔(Bryan Gil)
|
边锋
|
(2001-02-11) 2001年2月11日(23岁)
|
2021
|
塞维利亚
|
2,100万镑+球员交换
|
18
|
|
吉奥瓦尼·洛塞尔索(Giovani Lo Celso)
|
前腰
|
(1996-04-09) 1996年4月9日(28岁)
|
2019
|
贝蒂斯
|
2,720万镑
|
28
|
|
唐吉·恩东贝莱(Tanguy Ndombele)
|
中场
|
(1996-12-28) 1996年12月28日(27岁)
|
2019
|
里昂
|
6,280万镑
|
29
|
|
帕普·马塔尔·萨尔(Pape Matar Sarr)
|
中场
|
(2002-09-14) 2002年9月14日(21岁)
|
2021
|
梅斯
|
1,520万镑
|
30
|
|
罗德里戈·本坦库尔(Rodrigo Bentancur)
|
中场
|
(1997-06-25) 1997年6月25日(26岁)
|
2022
|
尤文图斯
|
2,080万镑
|
前 锋
|
7
|
|
孙兴慜(Son Heung-min)
|
里沙利松(Richarlison Andrade)
|
边锋/前锋
|
(1997-05-10) 1997年5月10日(27岁)
|
2022
|
埃弗顿
|
5,000万镑
|
16
|
|
蒂莫·维尔纳(Timo Werner)
|
前锋
|
(1996-03-06) 1996年3月6日(28岁)
|
2024
|
RB莱比锡
|
租借一季
|
21
|
|
德扬·库卢塞夫斯基(Dejan Kulusevski)
|
边锋
|
(2000-04-25) 2000年4月25日(24岁)
|
2022
|
尤文图斯
|
2,560万镑
|
22
|
|
布伦南·约翰逊(Brennan Johnson)
|
前锋/边锋
|
(2001-05-23) 2001年5月23日(23岁)
|
2023
|
诺丁汉森林
|
4,700万镑
|
27
|
|
马诺·所罗门(Manor Solomon)
|
中场
|
(1999-07-24) 1999年7月24日(24岁)
|
2023
|
顿涅茨克矿工
|
自由转会
|
36
|
|
阿莱霍·韦利斯(Alejo Véliz)
|
前锋
|
(2003-09-19) 2003年9月19日(20岁)
|
2023
|
罗萨里奥中央
|
1,300万镑
|
- ^ 租借一季(21/22),租借费200万镑,后买断
- ^ 租借半季(22/23),租借费450万镑,后买断
- ^ 以拉梅拉交换,另加2,100万镑
- ^ 另附加条款为1,000万镑
- ^ 租借一季(24/25),后可1,550万镑卖断
- ^ 租借21/22下半季及22/23赛季(租借费833万镑),后买断
- ^ 另附加条款为600万镑
预备队及青训学院
编号
|
国籍
|
球员名字
|
位置
|
出生日期(年龄)
|
加盟年份
|
前属俱乐部
|
身价
|
U-21
|
39
|
|
特洛伊·帕洛特(Troy Parrott)
|
前锋
|
(2002-02-04) 2002年2月4日(22岁)
|
2017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3
|
|
尼罗·约翰(Nile John)
|
中场
|
(2003-03-06) 2003年3月6日(21岁)
|
2016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5
|
|
阿尔菲·迪瓦恩(Alfie Devine)
|
中场
|
(2004-08-01) 2004年8月1日(19岁)
|
2020
|
维冈
|
50万镑
|
44
|
|
丹恩·史卡利特(Dane Scarlett)
|
前锋
|
(2004-03-24) 2004年3月24日(20岁)
|
2020
|
青年队
|
不适用
|
46
|
|
卢卡·根达(Luca Gunter)
|
门将
|
(2005-03-21) 2005年3月21日(19岁)
|
2013
|
青年队
|
不适用
|
63
|
|
杰米·唐利(Jamie Donley)
|
前锋
|
(2005-01-03) 2005年1月3日(19岁)
|
2013
|
青年队
|
不适用
|
65
|
|
阿尔菲·多宁顿(Alfie Dorrington)
|
中后卫
|
(2005-04-20) 2005年4月20日(19岁)
|
2018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马修·克雷格(Matthew Craig)
|
中场
|
(2003-04-16) 2003年4月16日(21岁)
|
2015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泰瑞尔·阿什克罗夫特(Tyrell Ashcroft)
|
后卫
|
(2004-07-07) 2004年7月7日(19岁)
|
2022
|
雷丁
|
无透露
|
--
|
|
佐治·雅培特(George Abbott)
|
后腰
|
(2005-08-17) 2005年8月17日(18岁)
|
2012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耶高·圣地亚哥(Yago Santiago)
|
中场
|
(2003-04-15) 2003年4月15日(21岁)
|
2019
|
青年队
|
不适用
|
--
|
|
韦·兰基舒亚(Will Lankshear)
|
前锋
|
(2005-04-20) 2005年4月20日(19岁)
|
2022
|
谢菲尔德联
|
无透露
|
--
|
|
裘德·钟思普-贝尔(Jude Soonsup-Bell)
|
前锋
|
(2004-01-10) 2004年1月10日(20岁)
|
2023
|
切尔西
|
待查
|
U-18
|
--
|
|
米奇·摩尔(Mikey Moore)
|
边锋
|
(2007-08-11) 2007年8月11日(16岁)
|
2016
|
青年队
|
不适用
|
离队球员
编号
|
国籍
|
球员名字
|
位置
|
出生日期(年龄)
|
加盟年份
|
加盟俱乐部
|
身价
|
2024年夏季转会窗
|
一线队
|
14
|
|
伊万·佩里希奇(Ivan Perišić)
|
边锋
|
(1989-02-02) 1989年2月2日(35岁)
|
2022
|
待定
|
约满离队
|
15
|
|
埃里克·戴尔(Eric Dier)
|
中后卫
|
(1994-01-15) 1994年1月15日(30岁)
|
2014
|
待定
|
约满离队
|
19
|
|
瑞恩·塞塞尼翁(Ryan Sessegnon)
|
左后卫/左翼卫
|
(2000-05-18) 2000年5月18日(24岁)
|
2019
|
待定
|
约满离队
|
25
|
|
贾菲特·坦甘加(Japhet Tanganga)
|
中后卫/右后卫
|
(1999-03-31) 1999年3月31日(25岁)
|
2009
|
待定
|
约满离队
|
预备队及青训学院
|
--
|
|
金瀚(Gabriel Han Willhoft-King)
|
中场
|
(2006-01-24) 2006年1月24日(18岁)
|
2012
|
待定
|
约满离队
|
俱乐部职员
职位
|
名字
|
主教练
|
安格·波斯特科格鲁(Ange Postecoglou)
|
高级助理主教练
|
克里斯·戴维斯(Chris Davies)
|
助理主教练
|
瑞恩·梅森(Ryan Mason) 迈尔·耶迪纳克(Mile Jedinak) 马特·韦尔斯(Matt Wells)
|
守门员教练
|
洛·保殊(Rob Burch)
|
俱乐部管理层
俱乐部现任主席丹尼尔·利维
职位
|
名字
|
主席
|
丹尼尔·利维(Daniel Levy)
|
营运及财务总监
|
马修·高列确(Matthew Collecott)
|
执行董事
|
当娜-玛莉亚·卡伦(Donna-Maria Cullen)
|
足球行政及管理总监
|
莉碧嘉·卡普贺恩(Rebecca Caplehorn)
|
首席商业经理
|
杜迪·克莱恩(Todd Kline)
|
足球总监
|
|
非执行董事
|
庄拿芬·端拿(Jonathan Turner)
|
昔日主教练及球员
俱乐部历任主教练
按上任时间排序,*者为看守主教练而 #者为一队教练
- 1898 法兰克·毕克图(Frank Brettell)
- 1899 约翰·甘马伦(John Cameron)
- 1907 弗雷德·却咸(Fred Kirkham)
- 1912 彼德·麦维廉(Peter McWilliam)
- 1927 比利·敏达(Billy Minter)
- 1930 珀西·史密斯(Percy Smith)
- 1935 威利·夏丁(Wally Hardinge)*
- 1935 积克·卓沙顿(Jack Tresadern)
- 1938 彼德·麦维廉(Peter McWilliam)
- 1942 阿瑟·端纳(Arthur Turner)
- 1946 祖·赫尔(Joe Hulme)
- 1949 阿瑟·路维(Arthur Rowe)
- 1955 占美·安达逊(Jimmy Anderson)
- 1958 比尔·尼科尔森爵士(Sir Bill Nicholson)
- 1974 泰利·尼尔(Terry Neill)
- 1976 凯斯·伯基亚冈绍(Keith Burkinshaw)
- 1984 彼得·舒里夫(Peter Shreeves)
- 1986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1987 特雷·哈迪利(Trevor Hartley)及道格·利华摩亚(Doug Livermore)*
- 1987 泰利·云拿保斯(Terry Venables)
- 1991 彼得·舒里夫(Peter Shreeves)
- 1992 道格·利华摩亚(Doug Livermore)及雷·克莱门斯(Ray Clemence)#
- 1993 奧斯瓦爾多·阿迪列斯(Osvaldo Ardiles)
- 1994 史提夫·佩文(Steve Perryman)*
- 1994 基尼·法兰西斯(Gerry Francis)
|
- 1997 克里斯·休顿(Chris Hughton)*
- 1997 基斯坦·哥罗斯(Christian Gross)
- 1998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1998 乔治·格雷厄姆(George Graham)
- 2001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2001 格伦·霍德尔(Glenn Hoddle)
- 2003 大卫·柏列(David Pleat)*
- 2004 雅克·桑蒂尼(Jacques Santini)
- 2004 马丁·乔尔(Martin Jol)
- 2007 佳夫·雅伦(Clive Allen)*
- 2007 胡安德·拉莫斯(Juande Ramos)
- 2008 哈里·雷德克纳普(Harry Redknapp)
- 2012 韦拿斯-保亚斯(André Villas-Boas)
- 2013 添·舒活(Tim Sherwood)
- 2014 毛里西奥·波切蒂诺(Mauricio Pochettino)
- 2019 若泽·穆里尼奥(José Mourinho)
- 2021 瑞恩·梅森(Ryan Mason)*
- 2021 努诺·埃斯皮里托·桑托 (Nuno Espírito Santo)
- 2021 安东尼奥·孔蒂 (Antonio Conte)
- 2023 克里斯蒂安·斯特利尼(Cristian Stellini)*
- 2023 瑞恩·梅森(Ryan Mason)*
- 2023 安格·波斯特科格鲁(Ange Postecoglou)
|
名人堂
以下球员被认为是对俱乐部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获标示为俱乐部伟人(Great Players),于2009年12月3日公布的达伦·安德顿及斯特芬·弗罗因德是最新被列入名单的成员。
1880、90年代
- 杰克·胡尔(Jack Jull)
- 汤姆·摩里斯(Tom Morris)
- 约翰·金马伦(John Cameron)
1910、20年代
- 维维安·伍德沃德(Vivian Woodward)
- 阿瑟·格林戴尔(Arthur Grimsdell)
- 占米·迪莫克(Jimmy Dimmock)
- 比利·敏特(Billy Minter)
- 泰菲·奥卡拉汉(Taffy O'Callaghan)
1930、40年代
1950年代
- 比尔·尼科尔森(Bill Nicholson)
- 泰特·迪治般(Ted Ditchburn)
- 彼得·贝加(Peter Baker)
- 朗·亨利(Ron Henry)
- 波比·史密夫(Bobby Smith)
- 丹尼·布兰奇弗洛尔(Danny Blanchflower)
- 鲁尼·贝格斯(Ronnie Burgess)
- 泰利·米云(Terry Medwin)
|
1960年代
- 吉米·格雷夫斯(Jimmy Greaves)
- 李斯·雅伦(Les Allen)
- 莫里斯·诺曼(Maurice Norman)
- 阿伦·梅莱利(Alan Mullery)
- 奇里夫·锺士(Cliff Jones)
- 阿伦·基路臣(Alan Gilzean)
- 戴夫·麦基(Dave Mackay)
- 约翰·韦特(John White)
- 比尔·布朗(Bill Brown)
1970年代
- 史提夫·佩文(Steve Perryman)
- 施利·纽鲁斯(Cyril Knowles)
- 马田·芝华士(Martin Chivers)
- 马丁·彼得斯(Martin Peters)
- 拉尔夫·高斯(Ralph Coates)
- 帕特·詹宁斯(Pat Jennings)
- 米克·英伦(Mike England)
- 李加度·维拉(Ricardo Villa)
- 奥斯华度·阿迪利斯(Osvaldo Ardiles)
|
1980年代
- 佳夫·雅伦(Clive Allen)
- 布坚素(Keith Burkinshaw,主教练)
- 雷·克里明斯(Ray Clemence)
- 格伦·霍德尔(Glenn Hoddle)
- 保罗·雅伦(Paul Allen)
- 克里斯·沃德尔(Chris Waddle)
- 加斯科因(Paul Gascoigne)
- 曲斯(Garth Crooks)
- 克里斯·休顿(Chris Hughton)
- 阿奇博爾(Steve Archibald)
1990年代
- 莱因克尔(Gary Lineker)
- 加里·马布特(Gary Mabbutt)
- 达伦·安德顿(Darren Anderton)
- 特迪·谢林汉姆(Teddy Sheringham)
- 吉诺拉(David Ginola)
- 克林斯曼(Jürgen Klinsmann)
- 斯特芬·弗罗因德(Steffen Freund)
|
其余著名前球员
1950年代
- 杜基文(Len Duquemin)
- 阿爾夫·拉姆西爵士(Sir Alf Ramsey)
- nny Walters" >华特斯(Sonny Walters)
1960年代
- 李斯·麦特尼(Les Medley)
- 云拿保斯(Terry Venables)
1970年代
- 菲尔·比尔(Phil Beal)
- 祖·坚尼亚(Joe Kinnear)
- 基利·岩士唐(Gerry Armstrong)
1980年代
- 格拉咸·罗拔斯(Graham Roberts)
- 理察·哥夫(Richard Gough)
|
1990年代
- 莱斯·费迪南德(Les Ferdinand)
- 尼克·巴姆比(Nick Barmby)
- 杰米·雷德克纳普(Jamie Redknapp)
- 索尔·坎贝尔(Sol Campbell)
- 艾力·科斯维特(Erik Thorstvedt)
2000年代
- 迪米塔尔·贝尔巴托夫(Dimitar Berbatov)
- 保罗·斯塔尔特里(Paul Stalteri)
- 保罗·罗宾逊(Paul Robinson)
- 迈克尔·卡里克(Michael Carrick)
- 斯蒂德·马尔布兰克(Steed Malbranque)
- 克里斯蒂安·齐格(Christian Ziege)
- 弗雷德里克·卡努特(Fredi Kanouté)
- 李荣杓(Lee Young-Pyo)
|
2010年代
- 卢卡·莫德里奇(Luka Modrić)
- 格瑞斯·贝尔(Gareth Bale)
- 拉斐尔·范德法特(Rafael van der Vaart)
|
俱乐部每季最佳球员(Club Player of Year)
每个赛季完结后由官方球迷会会员和季票持有人共同投票选出
- 1987 加利·麦拔
- 1988 克里斯·沃德尔
- 1989 艾力·科斯维特
- 1990 加斯居尼
- 1991 保罗·雅伦
- 1992 连尼加
- 1993 达伦·安德顿
- 1994 奇连士文
- 1995 舒宁咸
- 1996 苏金宝
|
- 1997 苏金宝
- 1998 真路拿
- 1999 史提芬·卡尔
- 2000 史提芬·卡尔
- 2001 尼尔·苏利云
- 2002 西蒙·戴维斯
- 2003 罗比·坚尼
- 2004 迪科尔
- 2005/06 罗比·坚尼
- 2006/07 贝尔巴托夫
|
- 2007/08 罗比·坚尼
- 2008/09 艾朗·连侬
- 2009/10 米高·多逊
- 2010/11 卢卡·莫尔德历
- 2011/12 斯科特·帕克
- 2012/13 加雷思·贝尔
- 2013/14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 2014/15 哈里·凯恩
- 2015/16 托比·阿尔德韦雷尔德
- 2016/17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
- 2017/18 扬·费尔通亨
- 2018/19 孙兴慜
- 2019/20 孙兴慜
- 2020/21 哈里·凯恩
- 2021/22 孙兴慜
- 2022/23 哈里·凯恩
|
球星摇篮
热刺被称为“球星摇篮”,皆因在热刺青年军出身或曾经效力过热刺的球员部分被视为明日之星。
较早前的有:
- 连尼加,英格兰前锋:曾帮助热刺夺得1991年英格兰足总杯冠军,并在1990年带领英格兰进入了世界杯半决赛
- 舒宁咸,英格兰前锋:加盟热刺多年来为球队的最佳射手,其中在英超首赛季更夺得联赛最佳射手
- 苏金宝,英格兰中后卫:热刺青年军出身,并曾助热刺夺得1999年英格兰联赛杯冠军;不过讽刺的是,苏金宝却成名于热刺死敌阿森纳
近年比较著名的有:
- 转投曼联的迪米塔尔·贝尔巴托夫(被誉为天才型射手)
- 罗比·坚尼,前锋,有时会客串左翼,第一次效力热刺期间与贝尔巴托夫组成强劲的攻击线,而且在第一次效力热刺的六年间共入80球,算是高效型前锋
- 卢卡·莫尔德历,中场大师,因优秀的表现而被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所买入,并在2018年获得金球奖殊荣。
- 格瑞斯·貝爾,因进球率高效而被西甲豪门皇家马德里所买入。
- 青年军出身的哈里·凯恩,被誉为天才型射手,多次获得英超金靴奖,并在2018年世界杯以队长身份带领英格兰夺得殿军兼获得世界杯金靴奖。于2023年转会窗转会至德甲俱乐部拜仁慕尼黑
合作俱乐部
- 皇家马德里
- 国际体育俱乐部
- SuperSport United F.C.
- 圣若泽地震
- 南华
参考资料
- ^ Tottenham legend Nicholson dies. BBC Sport. 23 October 2004 [17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2).
- ^ 2.0 2.1 Goodwin 1988,第48页.
- ^ Delaney, Miguel. Christian Eriksen says Tottenham are determined to end their nine-year silverware drought. The Independent. 11 March 2017 [3 Jul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Manchester United football club honours. 11v11.com. AFS Enterprises. [3 Jul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The Tottenham & Edmonton Herald 1921,第4页.
- ^ Cloake & Fisher 2016,Chapter 1: A crowd walked across the muddy fields to watch the Hotspur play.
- ^ Donovan 2017,第39页.
- ^ History: Year by year. Tottenham Hotspur Football Club. [22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July 2011).
- ^ Goodwin 2003,第10页.
- ^ Welch 2015,Chapter 3: Moneyball.
- ^ The Tottenham & Edmonton Herald 1921,第28页.
- ^ Holmes, Logan. Tottenham Won Their First FA Cup Final on 27th April 1901. Spurs HQ. 27 April 2013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 ^ Peter McWilliam: The Tottenham Boss Who Created Legends. A Halftime Report. 19 July 2016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 ^ Welch 2015,Chapter 8: Spurs Shot Themselves in the Foot.
- ^ Drury, Reg. Obituary: Arthur Rowe. The Independent. 11 November 1993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 ^ Scott Murray. The Joy of Six: Newly promoted success stories. The Guardian. 21 January 2011 [3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 ^ Karel Stokkermans. English Energy and Nordic Nonsense. RSSSF. 17 June 2018 [3 Octo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 ^ Welch 2015,Chapter 11: One of the Good Guys.
- ^ Harris, Tim. Arthur Rowe. Players: 250 Men, Women and Animals Who Created Modern Sport. Vintage Digital. 10 November 2009 [1 July 2018]. ISBN 9781409086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2).
- ^ Danny Blanchflower – Captain, leader, All-Time Great. Tottenham Hotspur Football Club. 10 February 2016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 ^ Wilson, Jeremy. Special report: Jimmy Greaves pays tribute to Cristiano Ronaldo as Portuguese closes in on his magical mark. The Telegraph. 28 February 2017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22). 含有连结内容需订阅查看的页面 (meta)
- ^ Welch 2015,Chapter 12: Going Up, Up, Up.
- ^ Smith, Adam. Manchester City smash all-time Football League record with win at Swansea. Sky Sports. 14 December 2017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 ^ Welch 2015,Chapter 13: What's the Story, Eternal Glory?.
- ^ 1961 – Spurs' double year. BBC Sport. 10 May 2001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 ^ The Cup Final 1962. British Pathé.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 ^ It was 50 years ago today – our historic win in Europe.... Tottenham Hotspur Football Club. 15 May 2013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 ^ Viner, Brian. Ricky Villa: 'I recognise I am a little part of English football history'. The Independent. 1 June 2006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 ^ FA Cup winners list: Full record of finals and results from history. The Daily Telegraph. 27 May 2017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anuary 2022). 含有连结内容需订阅查看的页面 (meta)
- ^ Logan Holmes. A Month in the Illustrious History of Spurs: November. topspurs.com. [201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 ^ Opening ceremony and kick-off time confirmed for first game at new stadium. tottenhamhotspur.com. Tottenham Hotspur. 2019-03-19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英语).firm/ied+for+first+game+at+new+stadium&rft.date=2019-03-19&rft.genre=unknown&rft.jtitle=tottenhamhotspur.com&rft_id=https%3A%2F%2Fwww.tottenhamhotspur.com%2Fnews%2F2019%2Fmarch%2Fopening-ceremony-and-kick-off-time-/prompt/ied-for-first-game-at-new-stadium%2F&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journal" >
- ^ 倫敦100億熱刺球場大朝聖. 东方日报. 2019年12月13日 [2022年5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19日).
- ^ Kit History[永久失效链接] Rivals.net
- ^ Historical Kits – Tottenham Hotspur.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 ^ Historical Football Kits.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 ^ Tottenham Hotspur- Historical Football Kits. historicalkits.co.uk. 11 March 2010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0).
After surviving a financial crisis, Spurs won their seventh FA Cup in 1991 and once again marked the occasion by introducing another innovative strip, featuring long, generously cut shorts
- ^ Spurs fans see red over logo. [201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 ^ Adrian Curtis. Jol to benefit from £34m shirt deal. London: independent.co.uk. 16 May 2006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 ^ John Ley. Tottenham announce £20m shirt sponsorship deal with Autonomy. London: telegraph.co.uk. 8 July 2010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Tottenham Hotspur name Investec as second shirt sponsor. www.bbc.co.uk. 17 August 2010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41.0 41.1 存档副本.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Investec is the official cup shirt sponsor for Tottenham Hotspur
- ^ Sponsorship and 2010/2011 Kit Upd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ttenhamhotspur.com, Dated 8 July 2010]
- ^ 存档副本. [201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4).
- ^ 存档副本. [2013-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5).bout-aia%2Fsponsorship%2Fsponsorship-tottenham-hotspur%2F&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 >
- ^ ENIC AGREE TO BUY SUGAR SHAR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6-09., football365.com, 7 June 2007
- ^ Stock Exchange Announcement – Placing of new shares to raise £15 million. Tottenham Hotspur. 9 August 2009 [22 August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4).
- ^ 2010 Annual Repo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FC Annual Report, page 24; Dated 10 November 2010]
- ^ Goodwin 2003,第30, 34–34页.
- ^ Spurling, Jon. Chapter Two: Sleaze and the Tory MP. Rebels for the Cause: The Alternative History of Arsenal Football Club. Mainstream. 2004. ISBN 978-1-84018-900-1.
- ^ Rivalry uncovered! The results of the largest ever survey into club rivalri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3-04., The Football Fans Census, accessed 30 January 2008
- ^ Historical Attendances 1950s. European Football Statistics. [26 Octo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0月14日).
- ^ Historical Attendances 1960s. European Football Statistics. [26 October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0月14日).
- ^ Statist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 Premier League
- ^ Key thinkers in linguis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By Siobhan Chapman, page 22
- ^ Spurs fan Rupert Grint took on Arsenal star Theo Walcott at Harry Potter premiere after-party. 每日镜报 (London). 2010年11月13日 [2011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24日).
- ^ Tottenham Hotspur's most famous celebrity fans as Spiderman actor Tom Holland reveals Spurs love. football.london (London). 2021年11月18日 [2021年11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5月30日).
- ^ McElwee, Molly. Emma Raducanu reveals why she became a Tottenham fan. The Telegraph. 2022-04-18 [2022-04-18]. ISSN 0307-12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 ^ I'm not some Yank who wants to make a profit. I just want to see Spurs succeed. 卫报 (London). 2008年2月19日 [2011年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15日).
- ^ Nash would like to be Tottenham owner. 卫报 (London). 2007年10月30日 [2011年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2日).
- ^ Kessel, Anna. Alive and unchecked – a wave of anti-Jewish hate. The Guardian (London). 28 October 2007 [201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8).
- ^ Baddiel, David. So you think we've kicked racism out of English football. 独立报 (London). 17 October 2002 [201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9).
- ^ Aaronovitch yiddos. Times Onlin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9).
- ^ Anti-Semitism or endearment?. European Jewish Pres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 ^ Marcotti, Gabriele. Ajax seek to set record straight. The Times (London). 12 January 2005 [15 September 2010].
- ^ Three Amigos lined up for Grecians fundraiser. The Herald. 14 October 2009 [22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14日).
- ^ Steve Perryman. Daily Mirror. [22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3).
- ^ Kane passes Greaves as Spurs' all-time top scorer. BBC Sport. 2023-02-05 [2023-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9) (英国英语).
- ^ Club Directo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ttenham Hotspur
- ^ Hall of Fame. www.tottenhamhotspur.com. [13 Jan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3日).
- ^ Anderton and Freund join Hall of fame. 3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3日).
- ^ CLUB ANNOUNCES PARTNERSHIP AGREEMENT WITH REAL MADRID AND TRANSFER OF LUKA MODRIC. [2012-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9).
- ^ Tottenham Hotspur launch partnership with South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ottenham Hotspur
- 参考书目
- Cloake, Martin; Fisher, Alan. People's History of Tottenham Hotspur: How Spurs Fans Shaped the Identity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Clubs. Pitch Publishing. 2016. ISBN 9781785312465. [失效链接]
- Davies, Hunter. The Glory Game. Mainstream. 1972. ISBN 978-1840182422.
- Donovan, Mike. Glory, Glory Lane. Pitch Publishing. 2017 [2022-06-21]. ISBN 978-1-78531-32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 Goodwin, Bob. Spurs: A Complete Record 1882–1988. Breedon Books. 1988. ISBN 978-0907969426.
- Goodwin, Bob. Spurs: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Bredon. 2003. ISBN 1-85983-387-X.
- Shakeshaft, Simon; Burney, Daren; Evans, Neville. The Spurs Shirt. Vision Sports Publishing. 2018. ISBN 978-1909534-76-6.
- Welch, Julie. The Biography of Tottenham Hotspur. Vision Sports Publishing. 2015 [2022-06-21]. ISBN 9781909534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 The Tottenham & Edmonton Herald. A Romance of Football, The History of the Tottenham Hotspur F.C.. 1921 [30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