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13:42 来源:得道网
萨顿胡埋葬后的几十年,大约从公元660年开始,英格兰流通的银币数量突然增加,其原因长期困扰着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
银币的新热潮刺激了贸易,并帮助推动了当时新兴城镇的发展——但它从何而来?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在回收古罗马的废金属吗?还是他们从欧洲的矿山中找到了利润丰厚的资源?
对中世纪早期硬币的冶金学分析揭示了答案:当时的权力掮掮者正在熔化他们储备的拜占庭式银器,这是一种类似于中世纪早期量化宽松的做法,它启动了英国的经济,并建立了一个将持续千年的货币体系。
对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的硬币进行的化学分析揭示了淘金热的两个不同阶段。从660年代开始的近一个世纪里,硬币都是用来自地中海东部拜占庭帝国的银条铸造的。然后,在大约750年,这些宝藏的储备枯竭后,在查理曼统治期间,来自法国西部一个矿山的白银在整个欧洲占主导地位。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早期中世纪英国历史教授罗里·奈史密斯(Rory Naismith)说,他是这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现在我们有了第一个考古证实,拜占庭的白银是7世纪北海地区造币业和贸易激增背后的主要来源。”
当时铸造的硬币是银便士,每枚可能相当于今天的20至30英镑,奈史密斯说,至少在16世纪之前,这种硬币一直是“英国经济的基石”。
有趣的是,拜占庭银器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它已经有几十年甚至更久的历史了——很可能它是作为一种展示主人权力和财富的方式而被珍视的。作者说,萨顿胡被尊崇的统治者被认为是东安格利亚的雷德瓦尔德,与他一起埋葬的是一系列拜占庭银碗和其他物品,如果融化的话,可以制造1万枚硬币。
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简·克肖博士说:“公平地说,我们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我们知道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幸存的一些拜占庭白银,其中最著名的是萨顿胡,但更多的拜占庭白银最初肯定存放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商店里。”
她补充说:“这是量化宽松——精英们将储存在贵重物品中的白银变现,并用这些白银制造硬币,然后广泛流通。”它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比以前有更多的人会使用铸币,并从货币价值的角度思考问题。”
奈史密斯说,不仅是统治者,还有强大的修道院也铸造了自己的硬币。“这个阶段还没有英格兰银行——如果你想要一些硬币,你就制造一些硬币。你只需要成为一个有足够财富的人。”
然而,到了8世纪中叶,随着拜占庭金条的库存减少,银币变得更轻,用更少的银制成。研究人员发现,大约在这个时候,它越来越多地被来自法国西部梅勒(Melle)一座矿山的银所取代。
奈史密斯说,这项新研究“表明,远近关系对(这一时期)的经济非常重要。”这表明,如果英格兰人想要拥有复杂的货币经济,他们不能仅仅依靠国内的资源,他们需要与地中海,法国,以及其他地方的人们打交道。
“它显示了相互依存,以及数百年来,联系和网络如何成为经济成功的基础。”
这项研究发表在《古代》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