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10:18 来源:得道网
荷兰出生的天主教传教士范德霍夫(Frans van der Hoff)去世,享年84岁。他是全球公平贸易运动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通过保证他们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使他们的社区受益,它改善了数百万合作社农民的生计。
他的倡议始于1988年,当时他帮助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Oaxaca)的咖啡农(他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和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通过认证标志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咖啡,从而获得公平的价格。范德霍夫利用他家乡受基督教影响的社会正义运动的联系,安排瓦哈卡州有机生产、合作管理的咖啡豆出口到荷兰,并通过反贫困零售商店网络销售,当时被称为“世界商店”。
这一倡议以19世纪荷兰经典小说《马克斯·哈弗拉尔》(Max Havelaar)的名字命名,讲述的是殖民时期印尼爪哇岛咖啡生产者受到的剥削。它立即吸引了消费者的想象力,他们认为这是向全球南方低收入农民表达实际声援的一种方式。
在与荷兰社会正义慈善机构Solidaridad(由Nico Roozen和Jeroen Douglas经营)的合作中,范德霍夫看到他让消费者参与“贸易而非援助”的想法迅速传播到瑞士、比利时、丹麦和德国。1994年,在扩展到英国和北美的英语市场后,它正式采用了“公平贸易”的标签。
范德霍夫设想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场中以和平方式维护小农的权利,这一设想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国际公平贸易组织是一个由超过25个国家的公平贸易组织和三个地区的生产者团体组成的伞形组织,通过它,消费者今天可以在130多个国家购买公平贸易产品,使2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
正如范德霍夫和他的先驱们所制定的原则一样,这些农民通过产品的基本价格获得保护,免受全球商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样,公平贸易体系提供了高于市场价格的溢价,合作社可以按其认为合适的方式将其再投资于社区。
尽管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2005年的法国荣誉勋章,但范德霍夫一直不愿成为公平贸易运动的公众形象,而是倾向于赋予工人领袖权力,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一策略受到了农民合作社的欢迎,但也偶尔导致了与全球北方一些公平贸易合作伙伴的摩擦,尤其是在该运动向主流扩张的努力方面。范德霍夫也认同拉美工人对外国跨国公司的深深怀疑,并将其与该地区政府对工人团体的历史镇压联系起来。因此,他永远无法与雀巢(nestle)等打着公平贸易标签的全球品牌达成一致。
他被视为公平贸易运动的良心守护者,一贯支持由农民主导的公平贸易,这给治理带来了重要的变化。在2012年的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平贸易国际的三个地区生产者网络获得了该组织一半的投票权。
范德霍夫个人的正直增强了他对运动的影响。在他的第二故乡巴兰卡科罗拉多州,瓦哈卡州西南部的一个农村定居点,他与那里的贫困居民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拥有一头牛和一小块花园,这使他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他所要求的唯一资金是国际旅行,他进行这些旅行纯粹是为了促进公平贸易的事业。
弗朗斯出生在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的德里普斯村一个贫穷的天主教家庭,是两次婚姻中16个孩子中的第六个。他曾在多所神学院接受教育,后来进入奈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师从荷兰经济学家扬·丁伯根(Jan Tinbergen)和支持解放的比利时神学家爱德华·席勒贝克克斯(Edward Schillebeeckx)。他毕业时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一个是政治经济学,另一个是神学。
1968年,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召开几年后,他成为神职人员。受委员会扶贫理念的启发,这位年轻的荷兰人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个吸毒者收容所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于1970年转移到智利的圣地亚哥,在那里担任社区牧师。1973年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遭政变后,他搬到了墨西哥城的贫民窟,担任类似的牧师角色。
在特万特佩克进步派主教的邀请下,他搬到了瓦哈卡,在那里度过了余生。作为“组织希望”(Organizar la Esparanza)理念的倡导者,他坚信社会组织的力量可以促进贫困农民的集体利益。
为此,1982年,他鼓励瓦哈卡沿海地区的土著咖啡农建立自己的合作社。作为公平贸易实验的最初试点,UCIRI合作社今天在56个咖啡种植社区拥有2600多名工人,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000多家公平贸易认证组织之一。
范德霍夫对公平贸易运动的影响可以从其强烈的实用主义与一丝神秘主义的结合中看出,后者证明了他对土著精神的深切尊重。该运动还体现了他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拒绝(例如,他避开了马克思主义),以及他对非暴力变革手段的承诺。
在晚年,“弗朗西斯科神父”患上了一种与代谢有关的疾病,最终导致了一条腿的截肢。拉丁美洲的公平贸易组织同事在纪念他去世时,回忆了他最坚定的信念之一:“一个更加团结的世界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