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进口食品商务网!

澳大利亚人产生了堆积如山的垃圾,我们需要更多的帮助来回收和再利用这些垃圾

2025-03-30 17:26 来源:本站编辑

Female hand holding a green ball

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Productivity Commission)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澳大利亚人基本上支持经济转型,以增加回收利用、重新利用产品和减少浪费,但他们受到不一致的监管规定的阻碍。

该委员会周三晚间发布的澳大利亚循环经济调查中期报告还发现,消费者需要更多关于产品耐用性和可修复性的信息。

报告称,尽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循环经济的好处,但转型一直很复杂,进展缓慢。

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基于三个原则。

首先是设计和制造没有浪费和污染的商品。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

第二是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产品和材料的使用。这可以通过维护或修理产品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三个原则是再生。这意味着促进具有积极结果的活动。这可能包括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活动,或通过粮食救济和捐赠来实现社会效益。

一些企业已经在使用循环经济实践,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远远落后。CSIRO最近的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经济中只有3.7%是循环经济,是世界平均水平7.2%的一半。

去年12月,联邦政府发布了国家循环经济框架,为如何提高循环性提供指导。

与此同时,生产力委员会评估了六个优先部门的循环经济机会——建筑环境、食品和农业、纺织和服装、车辆、采矿和电子。

优先领域

优先领域的选择是基于其材料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例如,建筑行业使用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回收成本很高。虽然电动汽车使用量的增加对环境有好处,但如果管理不当,它们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会带来火灾风险。

一个特定地区对澳大利亚的影响程度也被考虑在内。

例如,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纺织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进口的,限制了我们对它们制造方式的影响。

此外,还考虑了政策和条例的影响和效力。政府和社区部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详细的意见书,为委员会的评估提供了信息。

让消费者、政府和企业参与进来

生产力委员会指出,自2010年以来,材料消耗和废物产生没有改变。这是因为消费者没有维修和再利用电器或回收,这对循环经济很重要。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人均产生垃圾最多的国家之一,包括食物垃圾、塑料垃圾、电子垃圾和纺织垃圾。

虽然报告建议如何管理食物浪费,但消费者需要改变他们的行为,以减少他们产生的浪费。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消费者需要有关做出明智购买决定的信息。对于电子垃圾,他们需要方便的维修服务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不是购买新的。

该报告重复了生产力委员会2021年维修权调查中关于维修和再利用的早期建议。

该调查建议政府制定一项产品标签计划,向消费者提供家用电器的耐用性以及是否可以维修的信息。

我们相信,实施这些建议将使澳大利亚符合欧洲生态设计可持续产品法规中反映的全球最佳实践。

受到规章制度的阻碍

本报告强调了一致的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这些目前因部门和司法管辖区而异。

在建筑中使用可回收材料的标准、锂离子电池处置的一致规则和路边回收准则都是必要的。

循环经济部长咨询小组(Circular Economy Ministerial Advisory Group)在去年12月的最终报告中建议制定新的立法、建立治理模式,并对创新进行投资,以帮助澳大利亚转向循环经济。

商业帮助

如果设计得当,循环商业模式有可能减少废料和碳排放。

Comparing the circular and linear economies

然而,不断变化的行业和消费者行为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变化。除了不一致的法规减缓了转型,使流程更具创新性和试验新技术的成本也可能很高。

生产力委员会的报告称,鉴于企业在推动这一转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可以帮助减少实施循环商业模式的障碍。

它还支持产品管理,这是一种生产者、进口商和品牌对其产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负责并承担责任的方法。

报告指出,产品管理法规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纺织品和服装、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消费电子产品方面。

迈向零净值

一些国际研究报告称,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需要循环经济。

在澳大利亚,包括采矿、制造业和建筑业在内的工业部门的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34%。更有效地使用材料将有助于减少它们。

尽管农业对GDP的贡献很小(2.4%),但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却高达18%。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这些排放中的大部分(80%)来自牲畜和合成肥料的使用(15%)。但只有食物浪费被确定为优先领域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浪费只占总排放量的3%。因此,减少农业排放、改用可再生肥料和改变牲畜饮食也应该是当务之急。

生产力委员会将于今年8月向政府提交最终报告。

海招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