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进口食品商务网!

观点|英国庇护政策的残酷景象

2024-05-03 05:57 来源:明日科学网

上周,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旨在重新定义现实的法律。

《卢旺达安全法》宣称卢旺达是一个“安全”的国家,而不管是否有相反的证据——并命令英国法院也这样做。它的目的是让英国政府在两年后最终颁布将寻求庇护者永久驱逐到卢旺达的政策。

在英国,一些最脆弱的人将被围捕、拘留,然后——从理论上讲——被空运到4000英里外的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如何对待寻求庇护的人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复杂的政策问题之一,英国政府坚持认为它有答案:承诺卡通般的残酷。

2022年4月,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与卢旺达达成一项价值数百万英镑的协议,允许英国政府将“数万名”寻求庇护者送上飞往基加利的单程航班。

几十年来,寻求庇护者一直从法国越境前往英国,他们通常躲在穿越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卡车里。但在这些路线上加强了安全检查,以及在新冠肺炎封锁期间交通暂时下降,导致乘船穿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数比例急剧上升。这种非常显眼和危险的方法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政府声称,卢旺达政策会有所帮助,因为驱逐一些成功到达英国的人会阻止其他人尝试。

该协议受到人权组织和联合国难民机构的谴责,他们敦促两国重新考虑该计划,然后因法律挑战而推迟。去年11月,英国最高法院裁定该政策非法,理由是卢旺达不是一个将寻求庇护者送往的安全地方。2018年,卢旺达警方在一场抗议活动中枪杀了12名刚果难民。法院表示,卢旺达可能会将他们送回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国家。

这可能意味着该政策的终结。但在2022年10月成为首相的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发誓要重振它。上周通过的法律旨在推翻法院的裁决,宣布卢旺达是安全的。正如一位前政府高级律师上周所说,“该法案所做的是,无论是否安全,将人们送往卢旺达都是合法的。”更多的法律挑战可能随之而来。

抛开合法性不谈,这项政策是否能够奏效从来都不清楚。在2022年写给时任内政大臣、负责移民事务的普里蒂·帕特尔(Priti Patel)的一封信中,她所在部门最高级的公务员写道,“威慑效果的证据非常不确定。”目前也不清楚卢旺达是否有足够的设施来大规模安置这些人——据报道,在基加利的一个住房开发项目中,英国政府表示准备容纳被驱逐者,其中70%的房屋已经卖给了当地买家。

那么,卢旺达政策的重点是什么?苏纳克政府似乎认为这在政治上是有用的。执政14年的保守党在民意调查中落后工党约20个百分点,大选必须在明年1月举行。苏纳克曾是一名投资银行家,被视为来自保守党的中间派,自接替前任利兹•特拉斯(Liz Truss)以来,他一直在努力塑造一种有能力的形象。苏纳克将阻止小型船只的活动作为2023年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并告诉选民,他们可以也应该根据他是否实现了这些优先事项来判断他。

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他取得了好坏参半的成功: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几乎没有增长。但是苏纳克先生——在他的政党同意他们在移民问题上的要求的压力下——需要一场大胜,或者至少看起来像一场大胜。

事实上,以保守政治著称的小报《太阳报》(the Sun)最先报道了一名失败的寻求庇护者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政策获得了3000多美元,让他飞往卢旺达的消息。周三,政府发布了一份新闻稿,宣布一些移民已经在至少两个月后才会起飞的航班前被拘留,如果有的话,还发布了内政部(Home Office)发布的黎明突袭视频。

这则新闻和这段视频清楚地提醒我们,在这项政策的风口浪尖上,确实有活生生的人。仅去年一年,就有近3万人乘船前往英国,死亡事件变得越来越普遍。上周,该法案通过数小时后,包括一名儿童在内的五人在穿越边境时死亡。

几乎没有人(如果有人的话)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状态。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的一个方面——国际上未能为流离失所者提供安全保障,使他们不再需要这种旅行。更安全的庇护路线,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以支持难民,是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政府却选择了威慑。

然而,英国的突出之处不仅在于加大惩罚力度,还在于把惩罚搞得大张旗鼓。政府还禁止未经许可进入英国的难民在英国申请庇护,这让已经在英国的数万人陷入法律困境,其中许多人已经处于贫困的边缘。

根据上周的民意调查,41%的英国人原则上支持卢旺达政策,但50%的人认为不太可能有人真的被驱逐到那里。英国公众看到有人被围捕并被送上飞机时的反应,可能并不是苏纳克所期望的。

丹尼尔·特里林(Daniel Trilling)是《远方的光:欧洲边境的流亡与避难》(Lights in the Distance: Exile and Refuge at the border of Europe)的作者。

《纽约时报》致力于发表给编辑的各种信件。我们想听听你对这篇文章或我们的任何文章的看法。这里有一些建议。这是我们的电子邮件:letters@nytimes.com。

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WhatsApp、X和Threads上关注《纽约时报》的观点部分。

+
  • +

中国进口商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