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2 14:45 来源:本站编辑

纽约(美联社)——“光头是性感的。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奢侈,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布伦南·内华达·约翰逊在视频播客中的开场白。14年前她主动剃去秀发,去年十一月创办这档节目,只为颂扬光头造型的独特魅力。
性感、自信、耀眼——这些形容词通常与短发女性无缘。几个世纪以来,多数文化将长发视为女性气质、健康与生命力的象征。但如今越来越多女性正挑战传统审美标准,通过展露头皮获得力量觉醒。
“一旦剃发,自信就会涌入生活,”34岁的约翰逊说,“当你看见不戴假发的光头女性,要知道她们已全然接纳自我,这本身就是极具挑战的成就。”
她最初选择光头纯粹出于实用主义。大学时作为排球选手,球场汗水总影响昂贵的柔顺护理。但自从开始剃发,她便彻底沉迷,不仅省下沙龙开支,更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感。
如今经营纽约公关公司的约翰逊,在YouTube开设《布伦南的光头宣言》视频播客,试图填补社交媒体中肯定光头群体(特别是女性)的内容空白。“我一直认为光头充满性感魅力,”她强调,“这是最有力的时尚宣言。”
无论主动选择还是因病脱发,光头女性们正通过参加会议、加入“光头姐妹”群组、交流头皮护理秘诀等方式相互扶持。
“我们拥有完整的社群,”内容创作者达什·洛佩兹表示。她每周发布剃发视频系列《周五焕新计划》:“必须为光头正名,因为我们在旁人眼中的‘怪异’里找到了慰藉、力量与美。”
洛佩兹回忆家族曾盛赞她童年的长卷发。当朋友们尝试各种发型发色时,她却受限于发质无法随心所欲。更厌倦了打理缠结发丝和在沙龙消磨的漫长午后。
18岁获得自主权当天,她立刻剪成精灵短发。疫情期间更将剩余发丝尽数剃去。
“这种力量感源于挣脱社会强加的束缚,”29岁的洛佩兹解释,“不再需要算计‘下次染发何时预约?要花300美元?必须在活动前做好头发’。”
2020年与模特公司签约时,恰逢品牌追求多元化风潮。当时的光头形象成为她的职业助力。“选角导演痴迷于特色——牙缝、光头、雀斑脸都是加分项,”她说。
但去年明显感到风向转变,模特工作锐减。“坦白说,在模特圈我先天劣势——纸面身高1米62,还没有头发,”洛佩兹坦言。当客户建议戴假发争取工作时,她坚持真我,最终结束合约。如今她在Instagram和TikTok分享光头生活,部分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现在的力量感来自自主选择。我为自我赋能而剃发,为明晰本心而坚持,更深刻理解自身价值与美丽真谛,”洛佩兹目光灼灼。
当脱发症或化疗夺走青丝,很多女性被迫重新审视美丽定义。
空乘人员费利西亚·弗洛雷斯2001年确诊自身免疫性脱发症,六年后秀发尽落。最初她依赖假发,直到在Facebook发现“光头运动”社群。“那些女性真正激励了我,”47岁的弗洛雷斯说,“她们给予我勇气与力量...每个人都光彩照人。”
2015年经历情感挫折后,她决定永久告别假发。“厌倦了伪装,感觉像在隐藏真实自我。”为激励更多女性,她创立年度盛会“光头嘉年华”。上月第四届活动吸引超200人齐聚亚特兰大,举办时装秀、嘉宾演讲、爵士早午餐及黑领结晚宴。
平日费城护士、周末机修的艾莎·苏马奥罗常被患者误称为“先生”,但她不以为意:“对很多人来说,光头女性仍是新鲜事物。”27岁的她剃发后,母亲警告“多数男性不愿娶无发女子”,她却更珍视公众的赞美——“你驾驭得充满自信”、“你的脸庞令人惊艳”。
“光头如同意外获得的自信加成,”每周日定时修剪头发的苏马奥罗形容,“像获得新皮肤、新层次、新人格,宛若重生。”周日远足时,她尤其享受凉风拂过头皮的触感:“与大地联结的感觉妙不可言,思绪变得澄明,听觉仿佛更敏锐。”
亚特兰大表演艺术家蒂芙尼·迈克尔·托马斯(艺名阿莫尔·劳伦)在母亲接受胰腺癌治疗时剃发支持。母亲离世后,她持续收获女性赞誉,决定保持光头造型。
“当我真正接纳光头,便感觉自己无所不能,”37岁的托马斯说,“不再需要任何掩饰...这迫使直面所有不安。”对于犹豫者,她建议:“不必深思,带着恐惧去做。克服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