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8 17:28 来源:本站编辑

屹立泰晤士河南岸25载的"伦敦眼",早已融入伦敦天际线的永恒风景。
其水晶舱体需定期升级——当前32个观景平台仍沿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的配置。本周深夜,工人们将首批椭圆形玻璃金属平台拆卸装船,沿河运往改造基地。
这场革新使伦敦眼正式加入"在地焕新"风潮,让城市地标永葆活力:
拆卸的舱体途经科威特持有的旧市政厅,这座毗邻塔桥的建筑正因市长搬迁进行彻底改造,玻璃幕墙已全面拆除河对岸金融城,一座中世纪教堂塔楼被整体抬升,为新建办公大厦腾出地基沿河南岸西行,巴特西电站改造中四座巨型烟囱被拆卸重建。这座二级保护建筑的构件用独轮车运至顶端逐块复原,更在烟囱电梯顶部仿效伦敦眼打造了新观景台135米高的伦敦眼保持着世界最大悬臂观景轮纪录。每当10吨重的舱体被卸下,同尺寸临时装置将填补空位,确保摩天轮始终以完美姿态运转。
运营方默林娱乐计划为每个舱体植入新技术、安全系统及更舒适的空间布局。项目负责人特蕾西·布里格戴尔透露:"我们正聚焦舒适度、可持续性与科技升级。自2012年更换舱体以来,技术已迭代革新,恰逢25周年正是全面提升的良机。"
这座开创性建筑曾是千禧年庆典的明星项目。本世纪以来已接待超8500万人次,其旋转旅程不仅能俯瞰伦敦全景,更可搭配下午茶等增值体验。日落时分的360度首都全景尤其令人沉醉。
上次改造始于2009年,赶在2012年奥运前完工,当时投入超1200万英镑迎接游客潮。按当前进度,所有舱体将于2029年初完成升级。
本周拆卸首座舱体时,12人团队连续工作12小时,同步安装临时框架。虽不可载客,但避免了摩天轮出现"缺齿"窘态。
设计者茱莉亚·巴菲尔德曾以"每个行政區专属舱体"等创意说服政府,让原定仅存5年的建筑成为永恒。尽管最初在千禧地标竞选中落败,但随着世纪之交Y2K危机引发的关注,它最终与千禧穹顶、千禧桥等共同定义了伦敦的新时代天际线。巴菲尔德感叹:"移动摄影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它成为自拍时代的宠儿,这或许是时代独有的机缘。"
为确保这座地标永续运营,幕后团队持续投入安保与运维。经历第二次舱体升级的总经理罗宾·古德温表示:"维护团队24小时待命,确保每个部件润滑、空调运转。我们始终在追求更好。"
为何每日仍有无数游客在钢铁巨轮下排队等候?古德温揭晓答案:"这是伦敦唯一持续移动的360度观景平台。全球观景项目层出不穷,但凭借绝佳区位与动态体验,这里始终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观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