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招网!

新加坡学校将禁烟知识融入科学及品德课,打造健康校园新风尚!

2025-11-12 14:37 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当校园安全遇上同侪压力,新加坡的这堂公民教育课给出了教科书级示范。在电子烟泛滥的当下,青少年面临的不仅是健康危机,更是道德抉择的考验——朋友递来藏匿的电子烟该如何拒绝?亲人用电子烟帮你解压该如何回应?这些看似日常的困境,恰恰是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刻。新加坡教育部通过情景模拟与科学解析双管齐下,既拆解了电子烟含麻醉剂的危害真相,更传授了拒绝的艺术。尤其令人触动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坦言"宁愿失去友谊也要坚持规劝",这种清醒认知背后,正是教育润物无声的力量。面对全球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上升的现状,这样的课程或许能成为照亮迷雾的灯塔。

【新加坡直击】当朋友突然把电子烟塞进你手里要求藏进口袋,而安检人员正朝你走来——这一刻你会如何抉择?

这幕充满张力的场景,近日真实出现在新加坡中学的品格与公民教育课上。10月22日媒体开放日,记者目睹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想交锋。

有人斩钉截铁表示宁可影响友情也要拒绝,并主动关心对方是否遇到困难;更多人选择引导朋友寻求专业帮助。这些回答让教育工作者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清醒判断。

从今年9月起,新加坡所有中小学及初级学院的自然科学课程都新增了反电子烟专题,其中特别更新了麻醉剂依托咪酯的危害数据。

在新课程中,学生们系统学习烟草制品的危害性,并破除关于电子烟的常见谣言。

以长老会中学初三班级为例,在周三的科学课上,学生们通过视频直观了解电子烟油含有的各种物质。

教师先解析电子设备工作原理,随后播放政府将依托咪酯列为C级管制药物的决策视频。这种出现在"Kpods"含毒品电子烟中的麻醉剂,自9月1日起与更严厉的处罚条例同步生效。

新政实施后,已有至少60人通过心理卫生学院、健康促进局和社会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治疗。

教育部强调,新课程还涵盖成瘾机制的科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电子烟如何导致依赖,并提供拒绝电子烟的实用技巧。

15岁学生穆罕默德·哈里斯最初认为电子烟与传统香烟危害相当,后来发现因信息误导电子烟可能更危险。"正是片面信息让人误以为电子烟危害较小",他坦言曾目睹圈内朋友沉迷电子烟后既要承受"烟民"污名,又陷入健康危机无法自拔。

长老会中学科学部主任王惠萍发现,当学生面对电子烟真伪判断题时,不知正确答案者容易盲从同伴。"这正是我们担忧的——错误认知会在青少年中传染,所以传递科学事实至关重要。"

教育部表示,自2014年起社交情感技能训练已融入课程,通过模拟高危行为场景,培养学生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

课堂上的另一个灵魂拷问令人深思:如果经常吸电子烟的姐姐建议你通过 vaping 缓解考试压力,该如何应对?

有学生直言会对家人的提议"感到震惊",也有人选择告诉姐姐"存在更健康的解压方式"。

15岁的安娜格·佐安妮动情表示,听到家人这样建议会心痛。她以仍在吸电子烟的朋友为例,指出这种行为正在破坏人际关系。"重要的是理解他们的问题根源,而非简单禁止。"

该校品格教育学科主任谢思安认为,这堂课引导学生深入反思人们接触电子烟的复杂成因,"最终要帮助他们做出基于价值观的决策,并在困境中保持自我。"

尽管多数青少年知晓电子烟危害,但真实困境中的抉择才考验心性。"我们要赋予他们决策前的应对技能",谢思安强调。随着涉毒电子烟在青少年中蔓延,学校认为必须加强教育干预。

目前所有学校都建立了同伴支持体系。去年健康促进局在3所学校的制服团体试点培养反电子烟大使,截至2025年10月,已为35所学校的250余名学生提供培训。

这些未来领袖参加两小时在线课程,学习尼古丁制品监管政策、电子烟危害、青少年吸食趋势及商家营销策略,同时掌握组织校园活动的基本技能,并了解戒烟支持渠道。

"学生大使将以同龄人视角传播反电子烟信息,在必要时引导寻求专业帮助",这项计划正在成为校园抵抗电子烟的重要防线。

海招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