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招网!

以军移交54名加沙遇难者遗体 无名悲歌:集体安葬背后的血泪控诉

2025-11-06 14:55 来源:本站编辑

【编者按】在战火与和平的脆弱边界,加沙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无声的悲怆。当停火协议带来归还的遗体,那些无法辨认的姓名化作集体墓园里54个白色裹尸布下的沉默控诉。挖掘机的轰鸣取代了哀歌,国际协议的字句掩不住肢体上的枪伤与捆绑痕迹。这场生死交换背后,是撕扯着人性底线的罗生门——一方高举国际法盾牌痛陈人质遭遇,一方用残缺躯体举证战场处决。当政治博弈将逝者化作筹码,那些深可见骨的伤口仍在发出诘问:究竟谁在守护生命尊严?和平的曙光,是否真能照亮所有被战争碾碎的灵魂?

加沙民众周三将54具遗体集体下葬,这些身份不明的遗骸是在停火协议框架下由以色列移交回境的。

白色裹尸布包裹的遗体在代尔拜莱赫墓地整齐排列,重型机械轰鸣着掩埋墓穴。汗尤尼斯穆夫提谢赫·伊赫桑·阿舒尔主持了葬礼祈祷。

以色列此次共移交165具巴勒斯坦人遗体,其中多人呈现酷刑或处决痕迹。官方称这54具遗体因在"规定时限"内难以辨认,在登记随身物品后被迫集体安葬。

与此同时,以色列抗议哈马斯遣返人质进度迟缓,声称援助物资交付须以人质回归为前提。巴勒斯坦失踪人员中心斥责此举乃"双重标准"。

根据特朗普斡旋的停火协议,以色列每接收一具本国遇难者遗体,需移交15具巴勒斯坦人遗体。人员交换作为核心条款,促使以色列基本暂停了对加沙的军事行动。

这些巴勒斯坦人的遇难经过仍迷雾重重。但加沙官员宣称尸检发现枪伤、酷刑及蒙眼痕迹,部分遇难者手脚遭捆绑后被杀,更有人被以色列坦克履带碾压致死。

"酷刑痕迹、烧伤、骨折及深部创口证实拘留者曾遭残忍对待,"加沙媒体办公室声明指出,"极近距离的直接枪伤更表明存在蓄意战场处决"。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肖什·贝德罗西安坚称:"以色列当然遵守所有国际法",并强调本国人质在哈马斯手中遭受的苦难。此次停火协议同时促成20名以色列生还人质经红十字移交,数百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获释返回加沙、约旦河西岸或埃及。

海招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